近年來在國家不斷重視下,我國水質監測行業快速發展,同時也帶動水質分析儀器的發展。一是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進程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由此加大了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拉動了相關產業的市場需求。
水質監測是監視和測定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各類污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監測范圍十分廣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種各樣的工業排水等。其細分領域包括水質監測儀器設備制造和水質監測服務。
水質監測的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等;另一類是一些有毒物質,如酚、氰、砷、鉛、鉻、鎘、汞和有機農藥等。為客觀的評價江河和海洋水質的狀況,除上述監測項目外,有時需進行流速和流量的測定。
2022年,全國優良水體斷面比例大幅上升至87.9%,劣五類水體從20.8%下降到0.7%;“水專項”啟動前,城鎮供水水質達標率僅為58%,2019年,已經提高到96%以上。
2022年1—12月,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7.9%,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
2023年1—6月,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7.8%,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0%,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
2023年1—6月,監測的208個重點湖(庫)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湖庫個數占比80.3%,同比上升4.1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湖庫個數占比5.3%,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隨著水十條的出臺,國家對水質安全投資力度日益增大,以政府為主體的投資、水質監測儀器、水質分析儀器的水質監測市場格局正逐步形成。水、土、大氣等污染防治的不斷推進,使我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近年來呈現著快速發展的態勢。根據《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要求,在“十四五”期間,空氣站點要從1436個增加至1800個,地標水斷面點位從1931個增加到3700個。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8年中國水質監測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環保監管日益嚴格,我國水質監測市場規模逐漸擴大,我國水質監測市場規模不斷壯大。2021年我國水質監測市場規模已經超300億元,預計未來幾年年均增長率超過15%。
生態環境部每年隨機選取約10%的國控、省控、市控點位或斷面,共約150個環境空氣站點或約200個地表水斷面開展專項檢查。隨著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的加強和投資規模的擴大,我國水質監測行業市場前景良好,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環保稅及排污許可證對污染排放數據要求疊加環保停產整治趨嚴,從自身連續生產經營角度考慮,企業將加大污染監測投入。一方面,隨著《環保稅》《排污許可證》等政策的實施,對企業環保停產的政治愈加嚴格。另一方面,隨著近來各地對排污企業根據治理績效考核、分類錯峰生產,鼓勵企業排污改造升級,企業處于自身持續經營的考慮,將加大對污染檢測的投入。
除了政策推動,相關技術的應用也為水質監測行業提供助力。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和智能應用等新一代數字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加速集成,網格和智能的發展也為水質監測行業注入了新的動力。
想要了解更多水質監測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8年中國水質監測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