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連鎖藥店行業競爭梯隊看,國藥控股注冊資本超過30億元,處于頭部位置;同仁堂、益豐藥房和大參林注冊資本在10-20億元之間,處于第一梯隊;一心堂、老百姓和人民同泰注冊資本在5-10億元之間,處于第二梯隊。
從區域分布看,中國連鎖藥店經營企業主要分布在湖南、云南、廣東、上海等省市,例如湖南擁有益豐藥房、老百姓;云南擁有一心堂和健之佳。
為確保醫藥連鎖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醫藥連鎖行業的發展態勢,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醫藥連鎖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醫藥連鎖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醫藥零售業,在滿足群眾用藥需求和社區慢病管理等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雙通道”“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等政策推動,加速處方外流及定點零售藥店經營的專業化、規范化,零售藥店從以銷售商品為重心逐步向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轉變,醫藥流通企業加快布局DTP藥房、雙通道藥房等專業藥房,承接處方藥外流市場,提升競爭優勢。“互聯網+”時代,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打通“醫+藥+養”全渠道,零售藥店服務大健康多元化發展趨勢明顯。
藥店產品布局方面,基本以中西成藥為主,加部分非藥品;渠道布局方面,國藥控股、大參林、老百姓區域覆蓋較廣,而人民同泰、健之佳等則重點布局優勢省份;國藥控股、大參林、益豐藥房、老百姓門店數量多,營收規模大,競爭力較強。
截至目前,連鎖藥店的頭部企業已經悉數進入“萬店時代”,但我國藥店行業仍然處于“跑馬圈地”階段。規模效應和供應鏈是零售行業兩大核心競爭力,在醫藥零售行業也同樣如此。一方面,采購成本、運營成本的壓力驅使著連鎖企業不斷擴張,通過規模的擴大來實現成本效應;另一方面,通過倉儲、物流、數字化管理能力的提升,進一步提高經營效率。
近年來以“醫藥分開”“分級診療”“兩票制”“帶量采購”為代表醫改政策的推行,促使普通藥品逐步從醫院流向院外,也推動了藥品銷售院外市場的發展。院外市場醫藥流通行業集中度不高,第二、三終端市場增長空間大。
規模化是連鎖經營的核心內容,開店是連鎖藥店們永恒的主題。采購成本、運營成本的壓力驅使著連鎖企業不斷擴張,通過規模的擴大來實現成本效應。為了提高開店的效率,大多數連鎖藥店都是選擇“自建+并購+加盟”三線并行的擴張模式。
根據2023年三季報,截至2023年9月30日,益豐藥房的門店總數12350家,較2022年末凈增2082家;老百姓(603883.SH)擁有門店13065家,較2022年末凈增2282家;大參林擁有門店12993家,較2022年末凈增門店2948家;一心堂(002727.SZ)擁有直營門店10008家,較2022年末門店數量凈增802家。
院外市場的終端用戶基數龐大、但單個主體規模小,相應的該細分行業內的流通企業數量眾多且普遍規模偏小,行業集中度低,鮮見全國性或跨區域性的寡頭企業,下游行業零售連鎖化率的提升和單體藥店的獨立經營也將長期并存。
醫藥連鎖行業格局及趨勢分析
自“健康中國2030”戰略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出臺,我國不斷細化落實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等部署,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模式轉變。隨著國民健康保健意識逐步提升,健康消費需求不斷擴容。藥店作為健康產業與消費者觸達的“最后一公里”,在為患者提供長期、專業、個性化的藥事服務和健康保健知識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國家商務部出臺的《商務部關于“十四五”時期促進藥品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支持藥品流通企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培育大型現代藥品流通骨干企業到2025年,我國藥品零售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市場總額65%以上;藥品零售連鎖率接近70%。
與此同時,多地也紛紛出臺政策支持醫藥零售連鎖率提升,比如廣東省2023年5月正式實施的《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就提出,對藥品零售規模化經營采取進一步的鼓勵措施,包括支持單體藥店加盟連鎖企業,簡化連鎖企業新開直營店許可程序,簡化連鎖企業新增直營店的許可證變更手續等,方便企業辦理兼并收購,擴大經營規模等市場運作。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醫藥連鎖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