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智能家電成為親朋好友的消費新寵和熱議話題,智能電視、空調、洗衣機、廚房小家電等產品深受歡迎。有報告預計2023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約3.3億臺。踏入2024年以來,各大商場、電商平臺的智能家電成交額、銷量均呈現大幅增長態勢。這背后反映的,是科技進步、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的新方向。
家電是新一代數字技術落地的最佳產品。5G、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家電行業深度融合應用,推動家電行業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層出不窮,加速傳統家電向智能家電轉型步伐。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積累逐漸成熟,將為家電全面智能化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升,越來越多的智能家電走進普通人的生活。目前,智能家電市場的滲透率已經達到50%左右。智能家電本身具有便捷、健康、安全、智能、節能、低碳等特性,不僅可以幫助用戶節省時間、節約能源、減輕負擔,而且能夠通過對光、溫、濕等家居環境要素的感知調節,給消費者帶來更加便捷、舒適的生活體驗。
為確保智能家電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智能家電行業的發展態勢,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智能家電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城鎮化進程加快為定制家具行業提供源動力。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數據顯示,全國城鎮化率(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從2016年的57.35%提高到2021年的64.72%。家具市場特別是整體家電市場的快速發展與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密不可分,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將為智能家電行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目前,國內傳統的家電企業均在加快智能家電的開發。在行業邊界越來越模糊的時代里,阿里巴巴、360、樂視、小米、京東等非傳統家電企業也在跨界發展智能家電,或開發硬件,或提供服務,或打造平臺。大量企業的參與也彰顯了智能家電良好的市場前景。
從產品看,目前我國智能家電仍然多以智能單品為主,而終端互聯和智能家居系統尚未形成規模,全屋互聯帶動智能家電的市場空間仍然較大,未來新興家電、智能家電將成為我國家電產業重要的增長引擎。
復盤白電企業出海,海爾、美的、格力、海信等綜合家電龍頭作為第一梯隊,出海相對較早、自主品牌占比高,國際化程度高,基本進入海外并購本土化運營的高級階段;長虹美菱、奧馬電器、奧克斯、惠而浦則以家電單項品類為突破口,作為出海第二梯隊,產品基本以 ODM 為主,國際化基本處于產品出口初級至海外建立生產基地的中級發展階段,整體海外收入規模不到 100 億。
近期,歐盟公布了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過渡期實施細則,2023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標志著歐盟積極推動限制碳排放的進程。這一法規不僅對歐洲企業產生深刻影響,還將對中國供應商帶來挑戰。“CBAM目前涉及的六個行業(電力、水泥、鋼件、化肥、鋁、氫)不包括家電,但長遠看對家電出口可能也會有所影響。”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
今年廣交會在疫情后,重新舉辦線下展。相比于今年春季舉行的第133屆廣交會,受益于國際航班增加、對外交往恢復,今年秋季舉行的第134屆廣交會的外商明顯增多。同時,隨著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及海運成本降低,有外商提出約8%~10%的降價要求。推出更多綠色智能產品、打造海外自主品牌,是中國家電出口行業提質增效的應對之策。
以俄羅斯為例,中國家電品牌填補歐美退出空白。根據《生意人報》披露,由于俄羅斯暫停進口和生產,博世、LG、三星、伊萊克斯等歐洲和韓日家電領軍企業在過去幾個月里節節敗北,中國和土耳其品牌正在取代。
智能家電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從政策層面看,智能家電是鼓勵發展、促進消費的重要領域。近年來,各國政府紛紛出臺與智能家電相關的政策,旨在推動智能家電行業的發展。我國也明確提出鼓勵智能家電發展的政策,商務部等13個部門出臺的《關于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創新培育智能消費,加快智能產品研發。各地通過開展家電“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活動,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
總結來看,松下、大金和三星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家電企業國際化及企業轉型范式,日本松下成名于電視,在等離子換道液晶電視的技術革命下押注失敗后,成功轉型至汽車電子、動力電池公司;大金持續專注暖通空調專業化,在全球化開拓引領下成為空調霸主;三星則憑借產業集群優勢,打造成有全球影響力的消費電子及家電品牌,同時在產業鏈上游半導體芯片、顯示面板領域實力強勁。從財務數據檢驗全球化布局成果,2016 年后三星和 LG 的家電業務利潤率水平從 2%左右大幅提升至 7-8%。
宏觀政策的支持、消費需求的變化、基礎技術的崛起為智能家電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再疊加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高效率生產制造優勢,未來一個時期,智能家電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當然,智能家電行業快速發展的表象之下,仍存在一些瓶頸制約,如同質化競爭較為明顯,個性化、智能化水平不足;產品間存在壁壘,大量產品無法實現互聯互通;部分智能家電操作過于繁瑣,使用的便捷性、友好性不夠;數據隱私、信息傳輸等存在風險,安全問題亟待強化。
要把握數字化機遇,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以供給創新刺激消費需求,以消費升級帶動產業創新,推動我國從傳統家電制造大國向智能家電制造大國轉變。在產品設計上,要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加快智能家電產品創新和升級,增強消費體驗。針對細分市場,開發適應不同人群、不同場景的差異化產品,加速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落地,尤其要滿足年輕人對新潮科技的需求。提升“一鍵直達”、語音交互等功能,簡化流程步驟,降低操作難度,提升對中老年群體的友好程度。
在產業生態上,要打通產品間和行業間的壁壘,加快智能家電產品標準化建設,實現產品的互聯互通、應用的共用共享。同時,推動智能家電與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安全等領域貫通,探索建立智能設備標識機制,更好實現一體化、智慧化的全場景消費模式。加強智能家電對用戶信息的保護,保證用戶數據和隱私安全,讓消費者用得放心。
未來,想要了解更多智能家電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形勢分析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