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光纜是全球信息互聯互通的重要基礎設施。隨著目前云計算、元宇宙、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球價值鏈各方對信息連接的容量要求不斷增大,速率需求不斷提高。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不斷發展及5G產業的持續延伸,為滿足對快速可靠數據不斷增長的需求,物聯網和基于云技術的開發而導致不斷增加的投資需求,以及帶寬擴展應用對高速互聯網的需求,各國一直在陸續鋪設海底光纜。
海底光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導線,鋪設在海底,用以設立國家之間的電信傳輸。海底光纜系統主要用于連接光纜和Internet,它分為岸上設備和水下設備兩大部分,海底光纜即水下設備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脆弱的部分。
海底光纜相比陸上光纜,具有容量大,通信距離遠,保密性能高及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使其在國與國、洲與洲之間傳輸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海底光纜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認為,海底光纜發展前景廣闊。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高流量用戶加速滲透,數字化應用推動數據中心需求不斷上升,數據流量呈指數級增長,帶動國際帶寬快速增長;油氣行業和海洋觀測等典型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逐漸催生海底光纜建設新需求;海纜代際交替帶來新一輪海纜建設熱潮;多國出臺政策或戰略,規范海底光纜建設流程,優化發展環境,促進海底光纜建設布局;2023-2028年,海底光纜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風電是我國繼煤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電源,也是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海上風電作為風電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和發展前景。與陸上風電或者光伏相比,海上風電具有不占用土地資源和臨近負荷中心的獨特優勢,是我國沿海省份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重點領域。
經過多年政策的推動,依托國內巨大的市場空間優勢,當前我國海上風電開發規模已穩居世界第一,雖然2022年起中央財政將不再給予海上風電補貼,但是為了保持產業可持續發展,山東、廣東、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接棒,出臺地方財政補貼政策,繼續為海上風電發展提供窗口期。
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海上風電發電成本已顯著下降,國內海上風電平價時代也在逐步靠近。隨著海上風電平價時代的到來,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正在快速提升,2023 年上半年海風裝機約為1.1GW。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海底光纜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海底電纜占海風總投資規模的11%左右,是海上風電的重要一環,在海風新增裝機持續增長的背景下,海纜行業有望迎來高速增長。同時,伴隨海風發展深遠海化和規模化,拉動高電壓等級以及柔性直流海纜產品需求增長,進而帶來海纜產品單位價值量提高。根據“十四五”期間海風新增裝機的測算,相應的海纜系統市場空間至2025年可達385億元,發展空間廣闊。
海纜產業鏈主要包括工程總承包、海纜制造、勘測、施工和維護等環節,技術門檻高、建設難度大,美國、法國、日本和中國少數國家具備完整的產業鏈。
海纜集成商是海纜整體解決方案的主要提供者。海纜集成市場由四大巨頭主導,具有全球跨洲際交付能力的海纜集成商只有4家,即美國SubCom、法國ASN、日本NEC及中國華海通信。
從全球范圍來看,海纜市場幾乎被傳統三巨頭——日本的NEC、法國的阿爾卡特朗訊(ASN)、美國的SubCom長期壟斷,占據著90%的市場份額,市場地位穩固。而近幾年中國也在逐漸進入海纜國際市場,相對而言,中國的海纜生產企業具有一定成本和地域優勢,周邊國家對海纜的需求也為中國帶來了潛在市場,不過國際上大廠壟斷仍為行業現狀。
海底電纜行業壁壘高:一是海纜技術要求高,頭部企業研發能力強、應用實踐豐富,具有先發優勢;二是資質與業績是業主招標關鍵指標,龍頭企業經驗豐富凸顯馬太效應;三是海纜運輸依靠碼頭資源,在碼頭審批日益嚴格的背景下,龍頭企業搶占碼頭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上述原因使得海纜行業進入門檻高,市場集中度高,筑就海纜產品高毛利。
縱觀全球行業形勢,數字化時代萬物互聯是大勢所趨,海底光纜作為連通國與國、大陸與大陸之間信息傳遞的“大動脈”,經由何地,由誰運營,如何保護數據安全,都關系到了企業乃至國家的根本。我國許多傳統光纜廠商也正一步步開拓海纜市場,拓寬產業布局。在國際形勢的推動及國內政策的推行下,國內光纜廠商應量力而行、步步為營,發掘海纜市場的利潤空間。
海底光纜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海底光纜行業的市場規模、海底光纜市場供需求狀況、海底光纜市場競爭狀況和海底光纜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海底光纜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海底光纜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分析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行業投資策略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想要了解更多海底光纜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海底光纜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