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整體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建筑業一直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據統計,2022年我國建筑業總產值達到31.2萬億元,同比增長6.47%,2015-2022年復合增長率為8.11%;另一方面,我國建筑業增加值在2011年僅為3.29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6.70%,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2022年我國建筑業增加值已達到8.34萬億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了6.9%,十年間的年度復合增長率為9.67%。
隨著我國基礎建設和城鎮化進程加速,建設產生的建筑垃圾也日益增多。
建筑垃圾屬于垃圾的一種,是指在建筑物、構筑物拆除、新建、重建、維修、裝修及自然災害等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廢棄物,主要包括廢混凝土塊、瀝青混凝土塊、磚瓦、雜土及施工過程中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碎磚渣、金屬、木材、裝飾裝修產生的廢料、各種包裝材料、其他廢棄物等各類固體廢棄物。
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建筑垃圾處理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基建大國,我國新建的項目不計其數,但同時舊房改造、道路改建等項目也逐漸增加,因此也面臨著嚴峻的建筑垃圾問題。與歐美、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在建筑垃圾資源化起步較晚,在進入21世紀后逐漸開展建筑垃圾處置工作。
建筑垃圾處理是指對建筑垃圾的收集、運輸、轉運、調配、處置或資源化再利用的全過程。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是每年產生的數以億噸的建筑垃圾,如果建筑垃圾未能得到有效處理或利用,那么對我們的生態環境及其他方面都將產生長久的、大范圍的危害,我國也對建筑垃圾的處理及再利用也愈發的重視。
以往建筑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是填埋,但這種處理方式不僅會占用大量土地,更會引發環境污染和土壤結構破壞,只能實現風險轉移,甚至會引發新的風險。所以近年來建筑垃圾的處理方式逐漸轉向資源化處置。事實上,建筑垃圾的資源化處置就是實現廢棄資源的再利用,在這一環節建筑垃圾不僅是垃圾,更是一種生產原料。
在實踐工作中,建筑垃圾的資源化處置是一種新型資源處理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可以同時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能有效解決建筑垃圾引發的環境污染與處置成本過高問題。
建筑垃圾處理的建設及運營以及資源化利用項目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建筑垃圾輸出公司及處理設備/設施制造商;中游建筑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可提供建筑垃圾處理整體解決方案,包括技術及解決方案設計、設備供應及整合、設備安裝及調試、售后服務等。彼等具備全面服務實力,能夠按照客戶要求提供一站式定制服務;下游政府及項目投資者及運營商,彼等通常負責投資于項目建設,于項目完成后通過項目運營及維護向用戶收取相應處理費,并從銷售再生產品獲取收入。
目前我國建筑固廢物的處置方式主要有四種:回填標高、圍海造地、堆山造景和回收利用。有業內人士分析,相較于我國巨大的建筑垃圾產生量,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市場空間還很大,若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能達到歐美、日韓水平,將這些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再利用,可創造萬億元價值。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建筑垃圾處理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就現狀而言,我國當前建筑垃圾產生量逐年上升,而且建筑垃圾資源化率依舊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再利用方面存在明顯差距。因此政府不斷發布政策,推動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的發展。
2021年7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資源對原生資源的替代比例進一步提高,循環經濟對資源安全的支撐保障作用進一步凸顯,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60%。
在政策以及規劃的推動下,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目標,全國各地也開始興建或規劃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廠,積極開展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產業化布局。
報告結合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背景,深入而客觀地剖析了中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規模和競爭格局;分析了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行業競爭格局、產品的市場需求特征、行業領先企業的經營情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前景;同時,佐之以全行業近5年來全面詳實的一手連續性市場數據,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想要了解更多建筑垃圾處理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建筑垃圾處理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