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反應即變態反應,是指機體受抗原性物質刺激后引起的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紊亂,是一種免疫病理損傷過程。過敏,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過敏的癥狀有:流鼻涕、打噴嚏、眼睛發癢、流眼淚、皮膚發癢、皮疹和嘴唇、面部或舌頭腫脹,嚴重時的反應是喉嚨與氣管腫脹、喘息和昏迷。
對過敏有效的方法就是主動去避免接觸過敏原,如果無法避免接觸過敏原,就要使用藥物來減輕了癥狀。防治機體因各種抗原性物質(如細菌、病毒、寄生蟲、花粉等)引起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的藥物為抗變態反應藥物,又稱抗過敏藥物。
2023年,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包括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氯雷他定顆粒在內的4款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
地氯雷他定為非鎮靜性的長效三環類抗組胺藥,為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謝物,可通過選擇性地阻斷外周H1受體,抑制各種過敏性致炎的化學介質的釋放,緩解過敏性鼻炎或慢性特發性蕁麻疹的相關癥狀。地氯雷他定由Sepracor公司研制、Schering-Plough公司開發,已在全球53個國家上市。
地氯雷他定分散片與氯雷他定顆粒均為抗過敏藥物,也是抗過敏藥物中的主流品種。
我國抗組胺藥市場中,氯雷他定類和西替利嗪由于銷售廠家眾多而形成規模效應,成為市場主流品種。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枸地氯雷他定片和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的氯雷他定片(開瑞坦)占據市場的主要份額,其余品牌市場銷售規模差距較小,并未形成絕對市場優勢。
抗過敏藥是指用于治療過敏性疾病的藥物,如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抗過敏藥主要通過抑制機體過敏反應的發生,緩解過敏癥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抗過敏藥產業鏈:
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抗過敏藥制造需要各種原材料和零部件,如化學原料藥、藥用輔料、包裝材料等。供應商根據抗過敏藥生產企業的需求,提供相應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支持生產企業的生產活動。
中游抗過敏藥生產企業。抗過敏藥制造企業是產業鏈的核心環節,負責抗過敏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這些企業通常擁有專業的技術團隊和生產設備,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和客戶需求,設計和生產出高質量的抗過敏藥。
下游醫藥流通渠道和終端用戶。抗過敏藥通過醫藥流通渠道到達終端用戶,包括醫院、藥店、診所等。這些渠道負責將抗過敏藥銷售給終端用戶,滿足患者的用藥需求。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抗過敏藥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分析:
整個產業鏈中,各環節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合作關系。上游供應商需要與抗過敏藥生產企業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以確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應質量和穩定性。中游抗過敏藥生產企業需要與下游醫藥流通渠道和終端用戶保持溝通,了解市場需求和反饋,不斷改進和優化產品。同時,政府監管機構也需要對整個產業鏈進行監管,以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抗過敏藥市場競爭激烈,在國際市場上,抗過敏藥供應商主要有強生、Sanofi、Merck、Teva、GlaxoSmithKline等,由于多數抗過敏藥過了專利期,市場上存在的仿制藥生產商較多,因此抗過敏藥市場相對分散。抗過敏藥主要是非處方藥,銷售渠道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其中線下是抗過敏藥主要銷售渠道。
過敏性疾病病因復雜多樣,其中遺傳因素是主要病因之一,研究表明父母雙方如患有過敏性疾病,其子女患有過敏性濕疹的幾率為70%;同時,環境因素對過敏性疾病的影響逐漸增加,由于我國自然環境污染日趨嚴重,霧霾等惡劣天氣時常發生,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已接近40%;此外,過敏原種類眾多也是過敏性疾病長期處于高位的重要原因。
隨著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抗過敏藥市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一方面,隨著環境的變化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對抗過敏藥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隨著醫藥技術的進步和研究的深入,新型抗過敏藥不斷涌現,為市場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
我國過敏潛在患者數量龐大,目前市場仍處于培育期,抗過敏藥物行業發展緩慢,且市場發展規模較小,僅由三四家企業占據,市場集中度較高。對于投資者而言,抗過敏藥物研究對于技術、人才、資金要求較高,行業進入難度較大,但行業發展態勢良好。
報告對國內外抗過敏藥行業的供給與需求狀況、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市場消費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研究了主要抗過敏藥品牌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中國抗過敏藥行業將面臨的機遇以及企業的應對策略。報告還分析了抗過敏藥市場的競爭格局,行業的發展動向,并對行業相關政策進行了介紹和政策趨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抗過敏藥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抗過敏藥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