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置
悟空寺从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一渡真,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涞水县西北部浅山区,太行山东麓北端,全村总面积为846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15.65°北纬39.548°,与北京张坊镇隔河相望。
规划范围
总规划面积约8.5㎞²。
规划定位
立足于三个基本点,一是基于农民的专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建立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示范园,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二是根据旅游人群的需求将外地的农业环境和设施规划建设完成;三就是根据旅游人群的休闲需要,利用当地的环境建设相关的娱乐区,创建特色的旅游服务,建立当地自己的旅游品牌,突出当地观光休闲农业的优势,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
产业规划
第一产业:农产品生产区的规划思路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产品质量为核心、市场为指导、科技为支撑、效益目的明确,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总体发展,生产区内提供非常有市场前景的农产品。通过相关的科技技术支撑,让生产区域内的农产品实现高效优产。
同时根据项目地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因素,规划出五个园区:设施蔬菜区、牧业养殖区、农田果林植物区、渔业养殖区、核桃种植区。
第二产业:项目地第二产业规划,运用发达的工业技术和设备,将农产品按照各自的特点和成分进行工业形态上的加工,再通过相关的产业流程让加工后的产品产生经济效益,打造项目地第二产业。
同时,坚持以品牌打造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物流为途径、以质量为中心,来发展第二产业。并规划出农副产品加工区、物流商贸区、特色产品展销区、农产品检测区、信息中心区五个模块。
第三产业:项目地第三产业规划,充分考虑了所在地生态因素和生产因素,以农业生产发展为基础,以优质的环境资源为支撑,以高科技生物技术为手段,通过生产优质的农业产品来进行品牌推广,吸引外来游客刺激当地旅游经济,为游客提供农事体验、休闲放松、工业旅游等服务性产品。
项目地第三产业规划涵盖了六个园区:田园风情体验区、观光采摘区、生态休闲体验活动区、农家乐、农业高新科技园区、自然景观区。
项目地产业功能布局
项目地产业园区布局
第一产业园区布局
(1)设施蔬菜区
设施农业就是通过人为的技术手段,生产出优质的水果等农作物,这种方式拜托了之前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出具有高效益的农业产品,从而建立的一种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摆脱了季节的束缚,同时该区域也成为了农业休闲旅游园区的重要建筑载体。该区域主要设施生产项目包括蔬菜设施栽培园、精品瓜果设施栽培园和优质叶菜栽培园。
(2)生态种植区
设立生态种植区的目的,是为了租赁给城乡喜爱生态绿色果蔬、追求休闲农业生活的人们,让其在休闲时游客们可以在土地上自由耕耘,浇水施肥、收获成果,亲身体念劳动的辛勤和丰收、满足的快乐。生态种植是以体验原生都市田园生活为核心,打造全程开放、透明的全景互动式种植体验。
(3)农田果林植物区
农田种植区包括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核桃、中药等经济作物,果林植物包括苹果树、柿子树等果树。按照植物对于光和水有不同需求的特性,将植物种植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把不会相互影响的农作物种植在一起,形成立体式种植结构。树下间种蔬菜、作物等;幼林间种药材等。
(4)渔业养殖区
渔业养殖是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创造更高的观赏、休闲、经济价值。但是渔业又属于具有一定污染的农业生产行为,可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合理的渔业养殖意义重大。将鱼类养殖、休闲垂钓、鱼类观赏相结合,形成环境优美、活动丰富的水边空间。
(5)核桃种植区
项目地种有薄皮核桃和麻核桃,而麻核桃种植业是项目地的特色产业。项目地自身的海拔、气候、土质等要素,让当地麻核桃种植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特设置麻核桃特色种植区。
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区)
农副食品加工区
为项目地设置该区域的目的,是为了引导项目地农业经济从粗放走向精细化发展,发挥项目地的资源优势与地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产食品、生态食品、健康食品系列;打造食品工业基地,引领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从产品产量提高与加工技术的提高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讲项目地特色产品如薄皮核桃、小麦、玉米深加工和禽畜加工技术优势充分发挥,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同时,延伸产业链条,生产高端优质的特色产品,实现更大的产品经济效益。其次,积极与当地政府协商,培育建设食品加工业生产基地,引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规模效应与企业集聚效应。并借鉴其他产业园区、企业的发展经验,发挥园区自身优势,从而不断壮大园区自身实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他园区如物流商贸区、特色商品展销区、农产品检测区等,此处不一一列举。
第三产业(综合服务区)
规划有田园风情体验区、观光采摘区、生态活动体验区、农家乐、农业高新科技园区、自然景观区等。此处不一一详述。仅以观光采摘区为例,进行规划理念阐述。
观光采摘区
观光采摘区可以分为不同种类的水果、蔬菜等的采摘,提供游客观赏、品尝、采摘等活动。游客从中可以享受丰收的喜悦感。在景观设置上保留农田景观格局,园中的人们可以通过认养果树农田的方式,来选择参与农业生产的施肥、剪枝、蔬果、采摘等各项技术劳作。除了采摘果蔬果品以外,还可以栽培各种蔬菜、瓜果等植物,为游客提供了参与生产、采摘收获、体验民情、休闲怡情的广阔天地,增加了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实现了一产与三产的有机融合,既能保障项目地从多方面吸引游客,也能够让项目地一产产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