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洞察:2025年,中國飛行汽車行業迎來歷史性拐點。據中研普華《2025-2030年中國飛行汽車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在政策紅利、技術突破與資本涌入三重驅動下,行業正從概念驗證邁向商業化落地,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2030年成為全球最大飛行汽車應用市場。
一、行業爆發前夜:資本與技術的雙重催化
資本加速布局,量產進程提速
中國飛行汽車領域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資本熱潮。以小鵬匯天為例,其獲得中國建設銀行等五家銀行聯合提供的12.6億元銀團貸款,用于建設年產1萬臺的飛行汽車智造基地,預計2025年第三季度竣工,2026年量產交付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該產品已開啟預售并完成公開試飛,折疊后尺寸適配普通車位,目標用戶為個人消費者,創始人趙德力宣稱“普通用戶5分鐘可上手”。此外,廣汽集團發布飛行汽車品牌“GOVY 高域”,計劃2025年啟動適航認證并布局生產線;長安汽車與億航智能合作開發飛行汽車應用場景。全球范圍內,波音、豐田、大眾等企業及160余家科技公司投入研發,中國已形成車企系(小鵬、廣汽)、eVTOL科技公司(億航智能)、傳統航空巨頭(中國商飛)、無人機企業(大疆)四大競爭陣營。
技術突破頻現,產品性能躍升
技術層面,飛行汽車正突破陸空轉換、續航能力等關鍵瓶頸。東南大學團隊推出國內首輛全輪轉向驅動飛行汽車“東大·鯤鵬1號”,支持陸空切換,最大起飛重量500kg,飛行續航超20分鐘,未來計劃搭載增程式電推進系統延長續航至2小時。美國Alef公司Model A飛行汽車完成城市環境試飛,垂直起降、跨越障礙,售價30萬美元,已獲3300訂單,預計2025年底交付。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小鵬“陸地航母”飛行體型號合格證(TC)申請獲中國民航局受理,成為全球首個進入適航審定流程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項目。
二、政策紅利釋放,低空經濟成國家戰略
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中國將低空經濟納入國家戰略,多地規劃“飛行汽車專用通道”,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民航局為飛行汽車定制適航標準,推動商業化進程。例如,針對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適航認證流程已啟動,為行業規模化發展掃清制度障礙。然而,空中交規、保險責任、起降場地等規則體系仍待完善,需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協同攻關。
地方試點先行
深圳、合肥、長沙等城市已開展低空經濟試點,建設飛行汽車起降樞紐、測試基地和運營中心。以深圳為例,其計劃2025年前建成200個以上垂直起降點,覆蓋城市核心區域和重點產業園區,為飛行汽車商業化運營提供基礎設施支撐。
三、市場潛力與競爭格局:萬億賽道群雄逐鹿
市場規模預測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飛行汽車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預測,中國低空經濟規模2025年超8500億元,2026年達萬億級;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預測,全球飛行汽車市場規模未來將占汽車行業20%,達2萬億美元。短期內,行業將聚焦景區觀光、急救運輸等垂直場景,中長期向城市通勤擴展。例如,億航智能已在廣州、深圳等地開展空中游覽項目,單次飛行票價約300元,吸引大量游客體驗。
競爭格局分化
當前,飛行汽車行業競爭呈現技術路線分化態勢:車企系(如小鵬、廣汽)主打分體式飛行汽車,兼顧陸空兩用與成本控制;eVTOL科技公司(如億航智能)專注純電動垂直起降,強調零排放與低噪音;傳統航空巨頭(如中國商飛)依托航空技術積累,開發高速長航時飛行汽車;無人機企業(如大疆)則探索小型化、輕量化解決方案。未來,隨著適航認證推進和商業化落地,行業將經歷一輪洗牌,具備核心技術、量產能力和場景資源的企業將脫穎而出。
四、挑戰與破局:技術、成本與生態構建
技術瓶頸待突破
盡管進展顯著,飛行汽車仍面臨電池續航、載重能力、安全性等挑戰。當前eVTOL技術依賴電池續航,實際使用中需考慮能耗折損(如標稱500公里續航實際或降至300公里),且初期售價高昂(200萬元起),目標用戶以高凈值群體為主。未來,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新型能源技術的應用,或將成為行業突破的關鍵。
生態體系構建
飛行汽車的商業化落地需構建“研發-制造-運營-服務”全鏈條生態。例如,小鵬匯天在推進量產的同時,與航空公司、旅游平臺合作開發應用場景,探索“飛行汽車+文旅”“飛行汽車+應急”等商業模式。此外,保險、維保、培訓等配套服務也需同步完善,以保障行業可持續發展。
五、未來展望:從概念到現實的跨越
2025-2030年,中國飛行汽車行業將經歷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的轉型。中研普華《2025-2030年中國飛行汽車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表示隨著技術成熟、成本下降和生態完善,飛行汽車有望從“富人的玩具”變為“大眾的交通工具”。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分析,未來五年行業將呈現三大趨勢:一是分體式飛行汽車成為主流,兼顧陸空兩用與停放便利;二是城市空中交通(UAM)網絡逐步成型,實現“打飛的”通勤;三是低空經濟產業鏈全面延伸,帶動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關聯產業發展。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飛行汽車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