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制造業產業升級的宏觀政策背景下,電子信息制造業、消費電子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猛,技術創新水平不斷提升,高分子材料隨著下游行業的發展而不斷升級。伴隨著我國制造業的大發展背景下,高分子材料需求持續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行業表現出良好的市場前景。
近年來,為加快高溫合金、高性能特種合金、半導體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等產品和服務對重點領域支撐能力顯著增強,我國陸續發布了一系列法規及產業政策,2023年發布的《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研制高端聚烯烴、工程塑料、氟硅材料、聚氨酯材料、高性能合成橡膠、合成樹脂、熱塑性彈性體、高性能纖維專用料等先進高分子材料標準,研究性能表征與測試方法標準。
《化工新材料產業“十四五”發展指南》規劃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力爭到2025年產業實現高端化和差異化,發展方式明顯轉變,經濟運行質量顯著提升。其中,重點發展、提升的八大系列化工新材料種類有:高端聚烯烴塑料、工程塑料及特種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氟硅材料、特種橡膠及彈性體、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和電子化學品。
一、行業發展政策/規劃
當前政策體系以“雙碳”和“國產替代”為核心,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產學研協同等方式,推動高分子材料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升級”。未來5年,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將成為政策支持的三大主線,企業需緊扣區域規劃,把握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戰略機遇。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能源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我國石化化工產業精細化延伸取得積極進展。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攻克一批關鍵產品,對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突破一批綠色化、安全化、智能化關鍵技術,能效水平顯著提升,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大幅降低,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高;培育5家以上創新引領和協同集成能力強的世界一流企業,培育500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創建20家以上以精細化工為主導、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化工園區,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上下游企業協同的創新發展體系。
二、高分子材料行業產業鏈簡介
2024年,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地緣政治沖突與大國博弈不斷升級,全球治理體系面臨嚴峻挑戰。與此同時,國內經濟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國家推出家電、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拉動需求釋放。高分子材料行業在這一背景下持續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邁進,并加速與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在政策支持的持續強化和技術創新不斷突破的雙重驅動下,高分子材料行業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圖表:高分子材料行業產業鏈簡介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高分子材料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高分子材料行業產業鏈以上游石油化工等基礎原料供應為開端,經煉化產出乙烯、丙烯等單體,助劑及添加劑企業提供改善性能的輔助材料;中游通過聚合反應合成通用、工程、特種及功能高分子材料,再借助注塑、擠出等多種加工工藝制成各類產品;下游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等領域,各環節緊密協作,形成龐大產業生態,在科技進步、市場需求及政策推動下不斷完善發展。
三、市場需求總量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加快前沿新材料等產業發展。高分子材料產業作為我國新質生產力重要組成部分,2024年高分子材料行業市場需求總量達到2.136億噸,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隨著環保意識日益增強和“以竹代塑”行動深入開展,塑料制品行業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持續開發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滿足消費新需求,行業發展整體穩中向好。2024年1-12月,全國塑料制品行業產量7707.6萬噸,同比增長2.9%。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化學纖維產量呈增長趨勢。2024年1-12月,我國化學纖維產量約為7910.8萬噸,同比增長9.7%。2024年全年,我國合成橡膠產量累計約為921.9萬噸,同比增長1.4%。
隨著環保意識提升與相關政策推動,市場容量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新興領域對高性能、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需求激增,促使相關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品結構向高性能化、功能化轉變;在環保政策趨嚴背景下,生物基與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市場呈快速增長態勢,而部分傳統高分子材料領域因產能過剩面臨價格下行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