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移動支付發展迅速,銀行卡、現金等傳統支付方式占比下降,一些消費場景和消費群體遭遇支付堵點。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在吹風會上表示,堵點主要體現在:一是老年人等群體依然偏好現金支付,面臨移動支付“數字鴻溝”問題;二是外籍來華人員對國內支付環境不習慣、不適應。
國務院辦公廳發文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公布,旨在更好滿足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多樣化的支付服務需求,推動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等支付方式并行發展、相互補充,進一步提升支付服務水平,更好服務社會民生,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在主要任務方面,《意見》提出,切實改善銀行卡受理環境。不斷提升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使用銀行卡的便利性,支持公共事業繳費、醫療、旅游景區、商場等便民場景使用銀行卡支付。各地方政府要聚焦“食、住、行、游、購、娛、醫”等場景,確定大型商圈、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文博場館、文娛場所、酒店、交通樞紐站點、醫院等重點場所及重點商戶名錄,推動受理境外銀行卡。銀行、支付機構要按照重點商戶名錄,加快推進境外銀行卡受理設備軟硬件改造,統籌考慮推動非接觸式支付發展。督促指導銀行卡清算機構等加快與國際支付平臺互聯互通。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聚合支付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聚合支付是指通過一個支付平臺,將不同支付渠道(如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等)和多種支付方式(如二維碼支付、NFC支付等)進行整合,實現統一收款、結算和管理的服務。這種支付方式的出現極大地簡化了商家的收銀流程,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選擇和便利。
經過數十年發展,我國已經建立了以中央銀行支付清算系統為中心,商業銀行、清算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等共同參與的廣泛覆蓋、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體系。目前,4000多家商業銀行、180多家支付機構,有效滿足了1.6億經營主體和億萬消費者的支付需求。
聚合支付的發展得益于技術創新、消費者需求的增加、商家需求的推動以及政策支持。隨著移動支付技術的不斷進步,消費者對支付便利性和多樣性的需求日益增長,商家對于簡化收銀流程、降低運營成本的需求也在推動聚合支付的發展。
2024年春節從除夕到大年初八,網聯清算公司和中國銀聯日均處理網絡支付交易26.3億筆,金額1.25萬億元,相比去年春節期間,日均分別增長18.6%和8.0%。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除夕至大年初八,網聯清算公司和中國銀聯處理的全行業網絡支付交易持續增長。其中,餐飲、住宿、旅游、零售、影視娛樂等消費場景尤其受到青睞,交易金額和筆數同比增長明顯。
快捷、安全、普惠的現代金融體系,是我國金融服務的特色亮點和重要標識之一。支付服務過去以商業銀行為主,隨著非銀行支付服務的快速發展,逐漸呈現出商業銀行提供大額、對公支付服務為主,支付機構聚焦小額、便民支付服務,二者既有競爭、也有分工合作的新格局。
目前,支付寶和微信占據了主要的支付市場份額,而第三方的興起則推動了聚合支付平臺的發展。聚合支付平臺通過整合多個支付渠道,為用戶提供全面的支付選擇,并提供交易數據分析,幫助商家更好地理解消費者行為,優化營銷策略。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聚合支付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