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鋁是一種具有優異化學和物理性能的無機非金屬材料,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在氧化鋁行業進行布局,氧化鋁已經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新能源,醫藥,材料,冶金等行業同時,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全球氧化鋁市場產量不斷增加。
氧化鋁具有良好的燒結性能轉化率,是生產耐熱、耐磨、耐腐產品的基本原料。生產1噸氧化鋁大概需要2.3噸鋁土礦、0.5噸煤炭、0.13噸燒堿和0.25噸石灰。氧化鋁成本中,鋁土礦占比37%,燒堿占比17%,動力及水占比約17%,三費及其他占比約29%。
在用途上,約95%的氧化鋁為冶金級氧化鋁,用于生產電解鋁,5%的氧化鋁用于生產非冶金級氧化鋁,包括用于紅外軍事裝置、民用航天、軍工、高強度激光、條形掃描儀、耐磨軸承的纖維等電學、光學、化學、生物、吸聲、熱學等領域以及精細陶瓷。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氧化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社會經濟快速騰飛,各類鋁產品被廣泛的應用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國家積極發揮基建托底經濟的作用,拉動鋁需求上漲,而氧化鋁作為鋁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其需求量必然隨之增多。另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成為鋁產業鏈下游需求增長的一個新亮點,推動氧化鋁的需求量進一步快速增長。
據統計,2022年全球氧化鋁產量約為13,702萬噸,消費量約為13,687萬噸,同比分別增加2%和2.2%;中國氧化鋁產量約為7,976萬噸,消費量約為8,09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1%和3.7%,分別占全球產量和消費量的58.21%和59.11%。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球氧化鋁產能利用率約為76.7%,其中中國氧化鋁產能利用率約為80.1%。
近年來,我國氧化鋁產能超過1億噸,開工率下滑至80%以下,形成了產能剛性過剩、產量靈活調節的局面。以建成產能來計算,2022年,我國氧化鋁產能已經能夠滿足未來電解鋁生產需求,當前過剩超過千萬噸。
在國內市場,影響氧化鋁供應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由于鋁土礦供應不足,氧化鋁產能被迫減產和壓產;二是環保政策對產能運行的限制。
氧化鋁生產通常靠近鋁土礦區進行,以減少物流成本。因此,氧化鋁的生產能力往往與鋁土礦資源的分布相對應。中國鋁土礦資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省份:山東、山西、廣西、河南、貴州。這些地區相應的氧化鋁建成產能占據我國產能85%左右。
截至2023年12月,中國的氧化鋁總產能為10342萬噸/年,在產產能為7635萬噸/年,產能利用率在80.83%。其中重點供應省份中,山東省因資源豐富擁有最大的建成產能,為2970萬噸/年;山西省建成產能為2500萬噸/年;廣西自治區產能為1545萬噸/年;河南省產能為1185萬噸/年;貴州省產能為580萬噸/年。其他省份如河北、重慶、云南、內蒙古也是重點氧化鋁供應省份,但建成產能基本低于500萬噸/年。
2023年四季度以來,氧化鋁的成本變化相對有限,行業平均成本維持在2720元~2790元/噸,行業利潤為200元~300元/噸。隨著2023年12月底氧化鋁價格的大幅上漲,行業利潤迅速擴大至300元/噸以上。
據SMM的數據,2023年12月份,國內氧化鋁的平均完全成本為2761元/噸,較2023年11月份上漲5元/噸,主要受能源成本和礦石成本的小幅增加影響。
我國氧化鋁產銷分布并不均衡,帶來了地域性貿易的活躍。實際的供需匹配還需要考慮價格因素、運輸成本、國內外市場需求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等多重因素。例如,如果氧化鋁價格在國際市場上上漲,那么出口可能會增加,影響國內供需匹配情況,反之亦然。
氧化鋁產業屬于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在其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電及天然氣等。目前我國氧化鋁企業的能耗較高,生產成本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但在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持續趨嚴的背景下,企業生產的環保成本上升。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我國氧化鋁企業就要從生產技術和管理入手,加強生產管理、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節能降耗和可持續發展。
依據中國氧化鋁、電解鋁二者產能及產量匹配預測來看,目前中國氧化鋁處于整體過剩局面,但需密切關注進出口方面帶來的變化,如海外氧化鋁價格持續高位則中國進口氧化鋁數量必將大幅減少,或許中國將轉變為氧化鋁凈出口國,從而對于國產氧化鋁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氧化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