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TC產業概述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即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是國際上廣泛應用于公路、大橋、隧道和停車場的電子收費系統。該系統通過微波無線通信、計算機網絡等技術,實現車輛在通過收費站時無需停車即可完成費用的自動扣繳,顯著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有效緩解了交通擁堵,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時也促進了節能減排。
ETC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的電子元器件、電池、芯片等電子設備制造業,中游的ETC產品生產及集成商,以及下游的道路運營商、交通管理部門、系統集成商、銀行、汽車廠商等。其中,上游的芯片制造商和電池供應商為ETC設備提供關鍵組件,中游的設備制造商負責生產ETC設備,下游的運營商和用戶則負責ETC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維護。整個產業鏈在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快速發展,用戶規模、設備出貨量和市場規模均呈現上升趨勢,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從高速公路向城市場景延伸。
2.1 技術發展現狀
ETC系統的核心設備由車載單元(OBU)和路側單元(RSU)構成。當搭載車載單元的車輛經過車道時,路測單元利用5.8GHz微波頻段的專用短程通信技術(DSRC),捕捉車載單元上每輛車獨有的電子標簽,完成車輛識別、數據交互,從車載單元綁定的卡片賬戶上扣減車輛通行費用,在不停車情況下實現自動收費處理。
目前,ETC產品的生產廠家已經有十多家,產品種類和型號較為豐富。這些產品包括OBU、RSU、發行工具、密鑰系統、ESAM、PSAM和CPU卡等關鍵產品。隨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ETC系統不斷引入新技術,如智能識別、遠程監控、移動支付等,推動了ETC系統的不斷升級和完善。
在產品質量方面,ETC產品的一致性、穩定性、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標。基于集成芯片的OBU產品在一致性、穩定性、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等方面具有相當的優勢,是今后一段時間內產品主流發展方向。同時,基于集成芯片方案的OBU具有更高的頻率穩定度,能夠避免因頻率漂移而導致的交易失敗問題。
2.2 市場應用現狀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ETC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ETC系統主要應用于高速公路收費,但近年來其應用場景逐步拓展至城市停車場、智慧加油、智慧洗車等新興領域。這些應用場景的拓展進一步推動了ETC產業的發展。
在高速公路領域,ETC系統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高速公路ETC用戶規模達到25400萬戶,同比增長7.7%。高速公路ETC的使用不僅提高了交通出行的效率,還減少了交通擁堵和排放污染。
在城市停車場領域,ETC系統的應用正在逐步推廣。通過安裝ETC設備的停車場,可以實現車輛的自動識別、自動計費和自動扣費,提高了停車場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時,ETC系統還可以與智慧停車平臺相結合,實現停車信息的實時共享和智能調度,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停車體驗。
在智慧加油和智慧洗車領域,ETC系統的應用也在不斷探索和嘗試。通過安裝ETC設備的加油站和洗車店,可以實現車輛的自動識別和自動扣費,減少了用戶的等待時間和支付成本。同時,ETC系統還可以與智慧加油和智慧洗車平臺相結合,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服務。
2.3 政策推動現狀
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ETC的普及和應用。例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該方案還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目標和時間節點,包括到2019年12月底,全國ETC用戶數量突破1.8億,高速公路收費站ETC全覆蓋,高速公路不停車快捷收費率達90%以上等。
此外,各地政府還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和個人安裝和使用ETC設備。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為ETC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中國ETC行業呈現頭部集中的市場格局,市場集中度逐年提升。目前,中國ETC行業企業中金溢科技、萬集科技、聚利科技(華銘智能子公司)在車載ETC產品方面的銷售量最高,屬于行業第一梯隊。數據顯示,金溢科技、萬集科技、聚利科技三大龍頭企業合計份額分別占比47%、12%以及35%,三家企業合計市場占比超過95%。其次成谷科技、千方科技、華銘智能、長江智能屬于行業第二梯隊,市場份額占比不足5%。
這些龍頭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客戶服務等手段,不斷提升市場份額和競爭力。例如,金溢科技是國內較早布局ETC業務的優質企業,技術實力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公司深耕智能交通領域多年,依靠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可滿足各地客戶區域化差異需求。萬集科技作為我國智能交通領域的領軍者,以動態稱重起家,在確立了交通檢測領域的市場主導地位后,于2008年切入ETC市場,并在2010年建成國內首例多車道電子收費系統,逐步完善在車、路兩端的ETC產品布局。
3.2 競爭態勢
ETC產業的競爭態勢主要體現在產品質量、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客戶服務等方面。在產品質量方面,各企業通過加強研發和生產管理,不斷提升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技術創新方面,各企業積極引入新技術和新工藝,推動產品的升級和換代。在市場拓展方面,各企業通過加強與高速公路運營商、金融機構等合作,不斷拓展市場份額和業務范圍。在客戶服務方面,各企業注重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和滿意度,通過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好評。
此外,ETC產業的競爭還體現在產業鏈整合和跨界合作等方面。一些企業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閉環,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同時,一些企業還通過與汽車制造商、互聯網企業等跨界合作,拓展新的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
4.1 發展趨勢
技術融合與創新: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ETC系統將不斷引入新技術和新工藝,實現更加智能化、精準化和個性化的服務。例如,通過引入智能識別技術,可以實現車輛的精準識別和自動扣費;通過引入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實現對交通流量的實時監測和智能調度;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ETC系統的自主學習和優化。
應用場景拓展:ETC系統的應用場景將不斷拓展,從高速公路收費拓展到城市停車場、智慧加油、智慧洗車等新興領域。同時,ETC系統還可以與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領域相結合,實現更加廣泛和深入的應用。例如,通過ETC系統可以實現對城市交通流量的實時監測和智能調度,提高城市交通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通過ETC系統可以實現對車輛行駛軌跡的實時追蹤和監控,提高交通安全和防盜能力。
產業鏈整合與跨界合作:ETC產業的產業鏈將不斷整合和完善,形成更加完整和高效的產業生態。同時,ETC產業將與其他領域進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動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例如,ETC產業可以與汽車制造商合作,推動車載ETC設備的普及和應用;可以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共同開發ETC相關的移動應用和智能服務平臺;可以與金融機構合作,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支付服務。
4.2 前景分析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隨著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斷增加和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ETC產業的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數據,預計到2029年,全球ETC系統市場規模將接近88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6.5%。這表明全球ETC市場具有持續增長的趨勢。在中國市場方面,隨著ETC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和用戶體驗的提升,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政策支持不斷加強:國家和地方政府將繼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ETC產業的普及和發展。例如,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等政策措施將繼續實施和完善;同時,各地政府還將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和個人安裝和使用ETC設備。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和實施,將為ETC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技術創新不斷涌現: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ETC產業將不斷涌現出新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例如,基于5G通信技術的ETC系統將具有更高的通信速率和更低的延遲時間;基于區塊鏈技術的ETC系統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基于智能識別技術的ETC系統將具有更高的識別精度和抗干擾能力。這些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的出現,將推動ETC產業的不斷升級和發展。
欲了解完整報告目錄,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ETC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