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建設工程行業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建設工程是指為人類生活、生產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各類建筑物和工程設施的統稱。建設工程是人類有組織、有目的、大規模的經濟活動。建設工程按照自然屬性可分為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機電工程三類。是固定資產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綜合生產能力或發揮工程效益的工程項目。建設工程是指建造新的或改造原有的固定資產。
建設工程按照自然屬性可分為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機電工程三類。涵蓋房屋建筑工程、鐵路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煤炭礦山工程、水運工程、海洋工程、民航工程、商業與物質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糧食工程、石油天然氣工程、海洋石油工程、火電工程、水電工程、核工業工程、建材工程、冶金工程、有色金屬工程、石化工程、化工工程、醫藥工程、機械工程、航天與航空工程、兵器與船舶工程、輕工工程、紡織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和廣播電影電視工程等。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工程建設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4.25萬億元,建筑業總產值達到14.5萬億元,同比增長7.8%。預計到2024年,建筑業總產值將突破16萬億元。然而,隨著城鎮化率的提升和市場飽和度的增加,行業發展逐漸步入存量時代,市場增速放緩。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37.77萬億元,同比增長4.8%,增速略低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速。
建設工程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大型國有企業憑借資金、技術、品牌等優勢,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外資企業則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在高端建筑、智能建筑等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同時,民營企業也以其靈活性和創新能力,逐漸在行業中嶄露頭角。然而,中小企業面臨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大型建筑央企新簽訂單增長迅速,市場占比不斷提升,導致中小企業市場空間被擠壓。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建設工程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建設工程行業涵蓋房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各細分市場需求有所不同。住宅建筑市場以規模和增長趨勢為主,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商業建筑市場為商業活動提供空間,包括商場、辦公樓、酒店等,呈現出多元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的發展趨勢。公共建筑市場指由政府或企業投資的大型建筑項目,包括辦公樓、醫院、學校等,將保持穩定增長。工業建筑市場則是為滿足工業生產和工藝需求而建設的建筑物和設施,隨著工業4.0和智能制造的推進,將呈現智能化、綠色化、定制化的發展趨勢。
原材料價格波動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給建筑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企業需要加強成本控制和供應鏈管理,以降低采購成本、施工成本和運營成本。同時,隨著“50歲農民工”現象成為常態,建筑工人老齡化趨勢明顯,勞動力供給不足問題日益突出,進一步加劇了成本壓力。
政府對建設工程行業的政策扶持和投資力度加大,為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建筑企業將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拓展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工程項目將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同時也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建設工程行業的重要趨勢。智能建造技術的應用將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降低人工成本。企業需要投資于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設備,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項目質量。此外,BIM(建筑信息模型)、CIM(城市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的融合應用正在逐步普及,將推動建筑工程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和“雙碳”目標的推進,綠色建筑已成為建設工程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對綠色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的扶持力度,推動行業向綠色、低碳、智能化方向發展。可再生建筑材料將得到大規模應用,如粘土磚、植物基聚氨酯泡沫板、大麻混凝土等,這些材料的應用將有助于提高建筑的環保性能和可持續性。
綜上所述,建設工程行業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諸多發展機遇。企業需要不斷適應市場變化,提升自身競爭力,加強成本控制和供應鏈管理,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建設工程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