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對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以及各國政府紛紛出臺的建筑節能相關政策,如綠色建筑標準、節能改造計劃等,推動了建筑節能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建筑節能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生產、房屋建筑和構筑物施工及使用過程中,滿足同等需要或達到相同目的的條件下,盡可能降低能耗。減少能源需求的方法:建筑規劃與設計、圍護結構、提高終端用戶用能效率、提高總的能源利用效率。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城鄉建設模式和建筑業發展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建筑節能工作迫在眉睫,綠色建筑將成為建筑節能行業發展的主題。
建筑節能行業涵蓋了從建筑材料生產、建筑施工到建筑運營維護的各個環節,是一個綜合性的產業體系。上游主要涉及節能型建筑材料、設備和產品的生產,如節能門窗、節能玻璃、保溫材料等,這些產品的質量和性能直接影響建筑節能效果。中游包括建筑節能的設計、施工和改造,設計環節需制定節能方案,施工環節需確保節能措施的有效實施,改造環節則是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下游主要是建筑的使用和運營,需要加強節能設備的運行管理,確保節能效果,同時涉及到建筑節能的檢測和評估。整個產業鏈需要各環節緊密配合,共同推動建筑節能事業的發展。
建筑節能,在發達國家最初為減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普遍稱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證提高建筑舒適性的條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國累計建成綠色建筑面積超66億平方米,累計建成節能建筑面積超過238億平方米,節能建筑占城鎮民用建筑面積比例超過63%;全國城鎮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超過15億平方米,為減少碳排放,逐步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建筑節能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根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的數據,在“雙碳”戰略的推動下,我國節能服務產業新增從業主體顯著增多,成為綠色就業的重要驅動力,產業規模穩中有升。2022年全國節能產業總產值達到5110億元,預計2023年將超過5300億元。其中,建筑節能服務業作為節能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總產值也在持續增長。外墻建筑節能材料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686.60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718.70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20.14%。預計到2023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2346.5億元。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建筑節能行業產值規模約為3718億元,其中,建筑材料產值規模約為2377.1億元;建筑新能源產值規模約為139.3億元;其他建筑節能產值規模約為1201.6億元。
建筑節能市場涉及眾多企業,包括建筑節能材料生產商、節能服務提供商等,這些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國內企業憑借對國內市場的深入理解、良好的政府關系和廣泛的銷售網絡占據一定市場份額。國際企業則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全球化的運營能力在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筑節能行業的集中度在不斷提升。一些擁有先進技術和品牌優勢的企業將逐漸脫穎而出,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政府高度重視建筑節能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以推動建筑節能行業的發展。如《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法規政策的實施,為建筑節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各級政府還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措施鼓勵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建筑節能。《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等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的發布和實施,進一步提高了建筑節能的要求和標準。
未來,中國建筑節能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全球對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的進一步提升,以及“雙碳”戰略的深入實施,建筑節能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為建筑節能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建筑節能行業的整體水平將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也將進一步增強。
隨著人們對建筑舒適性和健康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綠色建筑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綠色建筑將成為未來建筑發展的主流趨勢。隨著政策引導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推進,當前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市場正在快速啟動并將持續擴大。未來建筑節能行業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以推動產業升級和產品升級,提高整體競爭力。
綜上所述,中國建筑節能行業在政策推動、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實現了快速發展,并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隨著“雙碳”戰略的深入實施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筑節能行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建筑節能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