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農產品檢測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已達到數千億元人民幣,并且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較高水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營養成分的要求日益提高,推動了農產品檢測市場的增長。
農產品檢測是指對不同品種的農產品進行檢驗,以確定其質量和安全性。農產品檢測可以確保農產品符合質量標準,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對于非食用農產品,如農業投入品等,檢測可以評估其安全性,防止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農產品檢測技術和方法不斷更新,例如納米技術、生物傳感技術、基因檢測技術等新型檢測技術和設備的不斷涌現,提高了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降低了檢測成本,使得農產品檢測更加普及和可行。
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認定農產品相關檢驗檢測機構2833家,較2020年增長6.14%,其中獲國家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334家,較2020年增長18.86%,有關檢驗檢測人員2.4萬余人,形成了以部級質檢中心為龍頭、省級綜合質檢中心為骨干、地(市)級綜合質檢中心和縣級綜合質檢站為基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農業農村部每年定期對全國31個省份的主要大中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的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5大類日常消費的大宗鮮活農產品、130個指標開展風險監測。“十三五”以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
農產品檢測行業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主要參與者包括政府檢測機構、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大型農產品企業自建的檢測實驗室。政府檢測機構因其權威性和公信力在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第三方檢測機構憑借靈活性、高效性以及專業化的服務逐漸擴大市場份額。大型農產品企業自建檢測實驗室主要服務于企業自身的質量控制需求。同時,行業整合加速,頭部企業優勢更加明顯,一些具有先進技術和品牌優勢的企業逐漸嶄露頭角,市場份額逐步擴大。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農產品檢測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一些基層地區的檢測機構仍面臨專業檢測人員不足、資金緊張、檢測設備和儀器不先進等問題,影響了其運營效果和服務質量。此外,行業標準體系尚不完善,存在多頭評價、結果無法互認等問題。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質量的關注度不斷提升以及政府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力度加強,農產品檢測服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同時,技術創新和檢測設備的升級也將推動市場向更高效、更精準的方向發展。
人民群眾消費不斷升級,為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供了新動能。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城鄉居民消費加快向綠色、健康、安全方向升級,農產品需求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轉變,為發展優質農產品提供了廣闊空間。科技創新蓬勃發展,為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提供了新支撐。
以生物技術、裝備技術、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深入發展,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和高通量篩查、多殘留速測等檢測技術加快應用,為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模式,推進智慧監管、精準監管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
政府為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不斷加強對農產品質量的監管力度,為農產品檢測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預計未來幾年,中國農產品檢測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市場規模的擴大主要得益于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政府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嚴格監管以及技術創新和檢測設備的升級。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消費者需求的提升,農產品檢測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一些具有先進技術和品牌優勢的企業將逐漸嶄露頭角,市場份額逐步擴大。同時,行業整合也將加速,頭部企業優勢更加明顯,通過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提升整體競爭力。
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提升農業競爭力的關鍵一環。農產品檢測行業將加強智慧監管技術的應用,如建立覆蓋全域的農安大數據庫、創新應用質量監管電子安全碼等,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數字化監管。這將有助于提高檢測效率、降低檢測成本并提升行業整體服務水平。
綜上所述,農產品檢測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呈現技術創新持續推動、市場多元化與細分化、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強以及法規政策推動行業規范等特點。同時,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行業競爭加劇與整合以及智慧監管與數字化轉型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農產品檢測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