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是推動全民閱讀的關鍵力量,在“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公共圖書館是指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獻信息并提供查詢、借閱及相關服務,開展社會教育的公共文化設施。它是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由政府稅收來支持。
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廣泛,包括兒童到成人的所有普通居民,提供非專業的圖書(如通俗讀物、期刊雜志和參考書籍)、公共信息、互聯網的連接及圖書館教育等服務。公共圖書館也會收集與當地地方特色有關的書籍和資訊,并提供社區活動的場所。
近年來,受益于國家對文化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全面推動,政府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如《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工程工作方案》《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等,以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現代化發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246個;全國圖書總藏量14.4億冊,同比增長5.6%。
根據公報,2023年末,全國平均每萬人公共圖書館建筑面積160.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1.7平方米,全國人均圖書藏量1.02冊,比上年末增加0.06冊;全年全國人均購書費1.6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目前,公共圖書館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數字化轉型。這一轉型不僅體現在館藏資源的數字化上,更體現在服務模式的創新上。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將紙質文獻轉化為電子資源,構建起龐大的數字館藏體系。讀者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終端輕松訪問這些資源,享受便捷的數字閱讀服務。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智能化設備和技術被應用于公共圖書館中,如智能檢索系統、自助借還系統、機器人管家等。這些設備和技術不僅提高了圖書館的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還為讀者帶來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閱讀體驗。此外,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公共圖書館還將利用AI技術進行更深層次的服務創新,如智能問答、虛擬助手等,以滿足讀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公共圖書館行業研究及市場投資決策報告》顯示:
在服務創新方面,公共圖書館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服務模式。除了傳統的借閱服務外,公共圖書館還提供了知識培訓、學術研究支持、文化活動等多種服務。這些服務不僅豐富了讀者的文化生活,還提高了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同時,公共圖書館還積極與其他機構合作,共同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如與學校合作開展閱讀課程、與社區合作舉辦文化活動等,以拓展服務范圍和提高服務質量。
公共圖書館與社區的融合也日益緊密。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成為社區文化活動的中心,為社區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活動場所。同時,公共圖書館還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如為社區居民提供信息咨詢、法律援助等服務,增強了圖書館的社區服務功能。此外,公共圖書館還通過舉辦各種社區活動,如講座、展覽、讀書會等,促進了社區居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報告還對公共圖書館市場風險進行了預測,為公共圖書館生產廠家、流通企業以及零售商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和可借鑒的操作模式,對欲在公共圖書館行業從事資本運作的經濟實體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中國公共圖書館行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有重要參考價值。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公共圖書館行業研究及市場投資決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