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餐飲在我國餐飲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門店數占比超過85%。近年來,中餐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中餐是以中國傳統烹飪、發酵、碎解技藝制作食物和箸食的整體范式。其中有粵菜、川菜、魯菜、淮揚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東北菜、冀菜、豫菜、鄂菜、本幫菜、客家菜、贛菜、京菜、清真菜等菜系。
中餐最鮮明的特色有三個:箸食性、多樣性和養生性。箸食性實際是文化性,包括箸食、圓桌圍食等飲食器具飲食形式,也包括諸多的食禮食俗。多樣性包括原材料的多樣性、調味料的多樣性、技法的多樣性和產品的多樣性。養生性即是中餐吃事的手段,也是目的,來源于中國對人體和食物元性認知。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中式餐飲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4萬億元,同比增長17.04%,并預測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4萬億元。其中,大眾便民中式餐飲市場規模更大,2023年約為3.55萬億元,同比增長17.23%,預計2024年將達到3.91萬億元。而中高端中式餐飲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但也在穩步增長,2023年約為4524億元,同比增長15.44%,預計2024年將達到4842億元。
從區域分布上來看,華東地區的中式餐飲門店最多,占比32.1%,其次是華南地區。從省份分布上來看,廣東是中式餐飲第一大省。從品類上來看,中式快餐是中式餐飲的第一品類,門店規模穩步回升。中式正餐的抗周期性較強,賽道快速回暖。火鍋市場細分化競爭將持續性加強,產品差異化競爭成為新趨勢。中式茶飲則更加注重構建自我品牌壁壘和創新產品。中式糕點消費升級趨勢明顯,但未來回歸大眾生意或是長久發展的重點方向。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中餐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中餐行業的連鎖化率逐步提升,各大品牌競相采用加盟模式加速市場擴張。連鎖餐飲企業門店總數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連鎖化進程加快。人均消費呈現下滑態勢,消費者對價格與品質的平衡更為關注,“質價比”成為衡量品牌的重要標準。
不同消費群體對餐飲消費有著不同的預算和偏好,外賣消費和自提消費逐漸成為重要消費方式。餐飲企業越來越重視數智化轉型,通過大數據和數字化手段提升運營效率和消費者體驗。線上流量成為餐飲企業關注的重點,電商和外賣銷售額占總營收的比重逐漸增加。各品牌需不斷創新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同時,小眾火鍋、新中式茶飲等創新品類也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中餐行業面臨租金、人工成本、食材成本上漲等壓力,利潤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此外,市場競爭激烈,內卷加劇,品牌需在價格與品質間找到平衡。隨著惠企政策的發力,餐飲消費持續恢復,餐飲市場營收總體上漲。同時,中餐品牌出海和國際市場拓展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中餐行業的重要趨勢。未來,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中餐行業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餐飲企業將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實現對消費者行為、市場需求等信息的精準分析,從而優化產品和服務模式,提高運營效率。此外,智能化設備的應用也將為中餐行業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創新。
中餐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預計未來幾年將有更多中餐品牌選擇出海拓展市場。這一趨勢有助于提升中餐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同時也為中餐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中餐品牌將更加注重本土化策略,從產品、口味、餐廳環境等方面創新調整,以迎合當地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和需求。
綜上所述,中餐行業市場現狀呈現出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連鎖化進程加速、消費更加理性和謹慎、消費偏好多樣化、數字化轉型加速等特點與趨勢。同時,中餐行業也面臨諸多挑戰和機遇。在未來的發展中,中餐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消費者需求變化,不斷調整和優化經營策略以應對市場挑戰并抓住發展機遇。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中餐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