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不斷深入,教育發展進入了數字化轉型的新階段。
教育大模型是適用于教育場景、具有超大規模參數、融合通用知識和專業知識訓練形成的人工智能模型。它是大模型技術、知識庫技術及各類智能教育技術的集成,旨在推動人類學習和機器學習的雙向建構。
去年7月份,國家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大部委攜手出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為教育行業內大模型技術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在此之后,眾多在線教育企業積極響應,紛紛加大了對大型人工智能模型以及智能硬件領域的投入與競爭,力求在這一新興領域占據有利地位。例如,去年9月,作業幫發布了自主研發的銀河大模型;10月,科大訊飛發布了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3.0。
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數字人講師、AI課堂、虛擬課件紛紛亮相,黑板從板書工具躍升為虛擬教師,成為老師的教學AI助手。當前,國內在教育大模型的實際應用中,主要采取的策略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重新構建解題、口語訓練、作業批改及題目講解等教育場景。這一做法不僅革新了傳統教育模式,而且通過引入垂類大模型,為教育機構開辟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和創新空間。
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大模型技術的突破,為教育大模型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這些技術使得教育大模型能夠更好地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提供更加精準和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根據各地網信辦發布的公告,截至2024年7月30日,全國范圍內已有197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通過網信辦備案。從地域來看,北京大模型數量85款,在全國占比超40%,其中,通用大模型30款,行業大模型55款。上海、廣東、浙江、江蘇依次位列其后,分別為43、26、13、6款。
從大模型的類型來看,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數量分別為61、136款,占比分別為31%、69%。從行業大模型的類型來看,教育領域19款。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教育大模型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隨著眾多企業積極投身于大模型領域的布局,大模型技術已逐步成為教育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組成部分,為整個教育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今年的服貿會中,眾多行業紛紛將焦點從大型模型的技術展示轉向了實際應用層面。在教育服務展區,某些AI大模型展現出了強大的能力。據悉,這類AI大模型教育產品已在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在內的23個省份成功落地并廣泛應用,每日惠及超過200萬名師生,極大地提升了教育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藍皮書》顯示,2023年,中國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達430億元,預計2028年將超79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13%。目前,一些教育公司通過將大模型技術嵌入到原生軟硬件產品中,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同時,一些獨立的大模型APP也開始涌現,如科大訊飛的星火語伴、網易有道的Hi Echo等,這些APP通過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服務,吸引了大量用戶。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教育大模型將逐漸普及到更多的學校和家庭中,使得更多學生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未來,教育大模型將更加注重與其他技術的融合與創新,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以提供更加沉浸式和互動化的學習體驗。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教育大模型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