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成品油需求將回歸低速增長通道。但同時,新能源替代力度日漸加大,對煉油行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煉油是將原油或其他油脂進行蒸餾不改變分子結構的一種工藝,由于在石油煉制過程中,原油必須經過一系列工藝加工過程,才能得到有用的各種石油產品。一般是指石油煉制,也就是把原油等裂解為符合內燃機使用的煤油、汽油、柴油、重油等燃料,并生產化工原料,如烯烴、芳烴等,現在的煉油廠一般為油化結合型煉廠。
煉油一般是指石油煉制,是將石油通過蒸餾的方法分離生產符合內燃機使用的煤油、汽油、 柴油等燃料油,副產物為石油氣和渣油,比燃料油重的組份,又通過熱裂化、催化裂化等工藝化學轉化為燃料油,這些燃料油有的要采用加氫等工藝進行精制。最重的減壓渣油則經溶劑脫瀝青過程生產出脫瀝青油和石油瀝青,或經過延遲焦化工藝使重油裂化為燃料油組份,并副產石油焦。潤滑油型煉油廠經溶劑精制、溶劑脫蠟和補充加氫等工藝,生產出各種發動機潤滑油、機械油、變壓器油、液壓油等各種特殊工業用油。如今加氫工藝更多地用于燃料油和潤滑油的生產中。此外,為石油化工生產原料的煉油廠還采用加氫裂解工藝。
中國煉油工業發展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863年第一次進口煤油,到1963年油品基本自給,實現這個跨越整整用了100年;第二階段,從20世紀6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中國煉油行業在產能規模和技術上都實現了巨大飛躍,進入世界煉油大國行列;第三階段,即從21世紀初開始到2020年左右,實現從煉油大國到煉油強國的跨越。
近年來,全球煉油能力持續增長。2023年,全球新增煉油能力達到8617.5萬噸/年,總煉油能力提升至51.8億噸/年。預計到2024年,全球將新增煉油能力近1億噸,增長中心集中在亞太和中東地區。到2030年,全球煉油能力預計將達到52.6億噸/年,之后增長將明顯放緩。中國煉油產能持續增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煉油生產國。2023年中國煉油能力達到9.36億噸/年,穩居世界第一。預計2024年將觸及10億噸大關,但未來五年,國內煉油產能將在2025年達峰后逐漸回落,到2028年預計將降至約9.93億噸。
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和居民出行的反彈,成品油需求快速復蘇。2023年中國成品油需求快速反彈,市場整頓持續推進等利好因素推動煉油行業生產明顯好轉,多項主要生產經營指標顯著回升。在煉油向化工轉型的趨勢下,化工原料需求對煉油行業的影響日益增大。煉油企業紛紛加大化工原料的生產比重,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國際煉油行業長期以來由埃克森美孚、殼牌、BP等大型跨國公司主導,這些公司憑借雄厚的資本、先進的煉油技術以及廣泛的全球布局,一直穩居行業前列。近年來,以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為代表的國內煉油企業迅速崛起,在資源獲取、技術革新、市場拓展等方面展現出強勁的實力。國內煉油行業的競爭格局日益多元化,民營、外資以及煤基油品企業等多元化主體參與的競爭格局進一步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煉油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顯示:
技術創新是煉油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生物煉制技術、深度加工技術、節能減排技術和低碳化轉型等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現,推動煉油行業向更高效、更環保的方向發展。智能化與自動化技術在煉油廠的實踐日益廣泛,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運營成本。
包括原油價格波動、環保壓力增大、市場競爭加劇等。原油價格波動直接影響煉油企業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環保政策的收緊要求煉油企業加大環保投入;而全球范圍內煉油產能的擴張則加劇了市場競爭。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和能源需求的增長,煉油行業仍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新能源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煉油行業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國際化合作也為煉油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煉油能力將繼續增長,但增速將逐漸放緩。到2027年左右,煉油能力峰值將基本顯現。成品油產量增速將放緩,而化工原料產量將持續增長。這將推動煉油行業產品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和升級。隨著“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推進,中國煉油行業將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與貿易往來。這有助于提升中國煉油行業的國際化程度和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煉油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將呈現產能擴張與結構優化并存、綠色低碳發展加速、數字化轉型與技術創新不斷推進以及市場需求變化顯著等特點。在前景預測方面,預計煉油能力將繼續增長但增速放緩,產品結構調整加速,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且國際化程度提高。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煉油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