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資源不足、時空分布不均、利用率不高,要在有限的水資源基礎上保證農業生產,就必然要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獲得最大的產量或收益。
據統計,近30年來,我國農業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維持在約3400億立方米,占全社會用水總量的56%左右。2022年,全國農業用水為3781.3億立方米,占用水總量的63.0%;與2021年相比,增加137.0億立方米。
農業用水是用水的大戶,2023年農業用水量占全國總用水量約62%,在農業用水當中耕地灌溉用水量占農業用水量的86%。在灌溉面積擴大、灌溉保證率提高、糧食總產量穩步增加的情況下,我國農業用水總量基本維持穩定,節水灌溉功不可沒。
節水灌溉技術主要包括滴灌、噴灌、低壓管灌、渠道防滲等類型。其中,滴灌系統作為微灌技術的代表,因其成本較低、節水效果較好,且能實現節肥和增產,成為近年來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的主流和方向。滴灌系統對產品的品質要求較高,廣泛應用于作物的栽培以及葡萄、棉花等高效經濟作物的灌溉。
當前,我國仍面臨嚴峻的水資源挑戰,其中顯著表現為全國范圍內約半數的耕地尚未配備灌溉設施,這部分土地的生產高度依賴自然降水,即“靠天吃飯”的現象普遍存在。同時,近一半的已灌溉耕地面積仍在沿用傳統、低效的灌溉方式,這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的浪費與低效利用問題。
鑒于我國水資源總量有限且分布極不均衡的現狀,加之農業灌溉用水效率低下,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這不僅是緩解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動社會向節約型轉變、構建水生態文明體系的關鍵舉措。
截至2023年底,全國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4.1億畝,全國農業用水量從2014年的3869億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3600多億立方米,耕地灌溉畝均用水量由402立方米下降到不足350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0.530提高到0.576。
農業高效節水行業發展至今,已經過節水灌溉技術及生產設備的引進、消化、吸收階段與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節水灌溉行業快速發展階段。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改善,國內節水灌溉行業相關企業數量也持續增多。
目前,我國從事節水灌溉產品制造和工程建設的企業多達數百家,已經形成了規模化趨勢。不過,行業整體尚未出現巨頭企業,品牌主要集中在低端,中端品牌數量有限,高端市場存在空白區。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節水灌溉技術正逐步向智能化、精準化方向發展。這些技術使得節水灌溉系統能夠實時監測作物生長環境,自動調整灌溉計劃,從而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節水灌溉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節水灌溉行業屬于國家大力扶持的行業,根據《“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十四五”期間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0.6億畝,創建200個節水型灌區,到2025年全國建成高標準農田10.75億畝左右,到2025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8。
此外,《關于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節水產業規模達到萬億,培育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初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創新為動力、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節水產業發展格局。
隨著國家多項政策的出臺,國內節水灌溉市場規模迅速增加,節水灌溉行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市場前景廣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節水灌溉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