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22年全球數字游民數量已達到3500萬人,預計到2035年這一群體規模將超10億人。遠程辦公是一種基于互聯網和相關技術的新型工作模式,它為員工提供了靈活的工作環境和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也為企業帶來了成本降低和業務國際化的優勢。
遠程辦公,也稱為遠程工作或遠程辦公模式,是指員工在與傳統工作場所(如辦公室)分離的地點,通過互聯網和相關技術與公司或組織進行工作交流和合作的一種工作方式。它打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員工能夠在家庭、咖啡館、甚至旅行途中等任何地方進行工作。
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各種新業態產生,也使工作模式更加多元化。防疫期間,“云辦公”更加普及,成為中國數字經濟新業態的一大亮點。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中國在線辦公用戶規模達4.61億,占網民整體的43.8%。
多項調查結果顯示,遠程辦公能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和滿意度。攜程的居家辦公試驗顯示,居家辦公的員工離職率下降了35%,而員工自我報告的工作滿意度提升了。新冠疫情的肆虐在客觀上加速了遠程居家辦公模式的轉型步伐,全球范圍內迅速興起了一股強勁的遠程辦公潮流。面對疫情的持續沖擊,遠程居家辦公作為保障經濟穩定增長與促進就業的關鍵策略之一,其重要性愈發凸顯。
在封城措施與隔離政策的廣泛實施下,遠程居家辦公不僅成為特殊時期維持社會經濟活動連續性的核心方式,還促使在線教育與遠程工作的日常化,深刻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學習模式。這一轉變不僅是對傳統辦公模式的革新,更是對全球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推動。
遠程辦公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程度存在差異。IT、金融、醫療等行業對遠程辦公的需求較大,而傳統制造業和實體零售業的遠程辦公需求相對較低。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企業工作方式的轉型,越來越多的行業都將逐漸采用遠程辦公模式。
從企業規模來看,小微企業、中型企業、大型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遠程辦公需求。大型企業由于財務穩定,越來越多地采用遠程辦公服務,并投資配備人工智能的數字工具。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進步,遠程辦公將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例如,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遠程辦公平臺可以實現更加精準的任務分配和團隊協作,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遠程辦公行業深度調研分析與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近年來,為順應“云辦公”發展趨勢和不斷增長的用戶需求,互聯網企業紛紛加大投入,“釘釘”“騰訊會議”等一批線上辦公工具應用規模迅速壯大。隨著“云辦公”需求暴增、巨大流量涌入,平臺企業面臨著較大的運營成本壓力,因而加快走上變現之路。在多方推動下,在線協同辦公成為當下政企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和凱捷數字技術顧問合作的研究,如果運用得當,這些新的工作模式可以帶來效益。世界經濟論壇的白皮書《發揮全球數字就業的潛力》預測,到2030年,可以完全遠程工作的崗位將從如今的7.3億個增加到9.2億個。
未來,隨著5G、云計算、物聯網、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AR/VR、ChatGPT等技術的發展與普及,還將有大量工作崗位可以采用遠程辦公。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遠程辦公行業深度調研分析與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