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養豬行業沒有那么冷。牧原股份(002714.SZ,股價48.74元,市值2663.81億元)、新希望(000876.SZ,股價10.07元,市值457.76億元)、溫氏股份(300498.SZ,股價21.86元,市值1454.13億元)等頭部豬企,談得最多的是生物安全、技術手段、長期經營理念。4年前的此時此刻,投資者聽得最多的是各大豬企奮勇爭先的出欄量。
2019年,A股10家大型豬企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0%,最低20%出頭,最高不到70%。2023年,A股10家大型豬企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0.2%,最低逼近30%,最高逼近90%。
以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3家龍頭企業為例,5年時間資產負債率增長了20個百分點~30個百分點。
2023年,牧原股份出欄生豬6382萬頭,實現生豬屠宰量1326萬頭,同比增長80%。而1326萬頭的生豬屠宰量已超過同期雙匯發展(000895.SZ)。
公司在2023年屠宰量實現兩位數的增長,總量不足1300萬頭。該工作人員強調,生豬屠宰只是雙匯發展業務的一個中間環節,是公司賣出生鮮產品中的一部分,所以年報中只披露生鮮產品數據。
在一份研報中也提到,雙匯發展在2023年的生豬屠宰量為1269萬頭,同比增長12.3%。而在此前,雙匯發展連續多年位居生豬屠宰榜首,并在2018年實現1630.56萬頭的屠宰巔峰。
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000876.SZ)等TOP20豬企基本都已開展屠宰業務。新希望和雙胞胎屠宰布局稍慢,相對自身出欄量需求缺口比較大。而傲農生物、中糧家佳康、天邦、唐人神、新五豐和天康,在建的屠宰產能基本已經良好覆蓋企業自身生豬出欄量。“頭部養豬企業縱向發展,大幅布局屠宰業務,也是當前屠宰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的主要推動力。”
根據數據,截至5月2日當周,重點樣本屠宰企業開工率為28.65%,較上周增加1.57%,同比低4.25%,開工率處在近三年中等水平。屠宰白條毛利潤虧損63.63元/頭,較上周虧損減少5.84元/頭,虧損同比擴大50.05元/頭。
“養殖企業布局屠宰,優勢在于成本。短板在于新行業的前期準備工作,比如銷售人員的配置、銷售網點的調研和推進等。這種階段性的短板會隨著時間的推進逐步弱化,整個技術逐漸走向成熟化。”李晶說。
目前,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生鮮豬肉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分析
通常情況下,當市場生豬過剩時,養殖端利潤被壓縮,屠宰環節便能收獲更多利潤。而當市場缺豬時,屠宰毛利就會變低,養殖端的利潤提升。這意味著,養豬企業需結合自身實際向下游布局。在尋求風險對沖的同時,還要警惕屠宰業務在市場供小于求時對自身業績的拖累。以2020年為例,該年生豬價格維持高位運行,眾多養殖企業獲得不少利潤。但同期雙匯發展的生鮮產品國產肉產量比同期下降44.52%,主要是因為生豬屠宰量較同期下降較多。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朱增勇團隊在近期發布的論文中也關注到這種趨勢。豬價劇烈波動和成本上漲,倒逼企業向上下游拓展以提升產業鏈風險管理能力。活豬調運政策調整和巨幅虧損,促使養殖企業加速向屠宰端及其他產業鏈下游進行延伸。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政策推動下,國內豬肉產業鏈將加快向“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方向發展,長期來看,規范化及標準化水平較高的規模屠宰企業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
在這個過程中,養殖龍頭企業的介入,加速了屠宰行業規模化和集中化的節奏。根據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李晶的觀察,現有政策傾向于發展規模屠宰企業,很多中小屠宰場受市場行情和盈利情況影響逐漸退出市場。而布局屠宰的大型養殖企業、向上開拓屠宰業務的批發市場以及傳統規模屠企,都獲得較快的增長。
……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中國生鮮豬肉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