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了解到的情況,關于浙江省電力供應的現狀和措施。
一、外來電規模創歷史新高
數據亮點:7月21日,浙江省外來電規模達到4436萬千瓦,這一數字創下了歷史新高。這顯示了浙江省在夏季用電高峰期間,通過積極爭取外來電力輸入,有效緩解了電力供應壓力。
背景分析:隨著夏季高溫天氣的持續,浙江省全社會用電量保持高位,對電力供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來電力的增加,為浙江省的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全力爭取外來電力輸入
措施概述:浙江省正全力爭取外來電力輸入,通過增外、擴內、削峰等多種手段,確保夏季用電高峰期間的電力供應。
具體行動:
與能源富余省區和相關能源央企對接,落實年度送浙電力電量安排。
用好外來電通道資源,如靈紹、賓金、金塘三大直流等,確保計劃送浙外來電力超過一定規模。
實施電力置換互濟,如與安徽省在夏季用電高峰時段進行電力置換,提升兩省電力保供能力。
三、深入挖掘省內各類機組供電潛力
火電機組:浙江省內機組以火電為主,通過提升電煤熱值、優化機組運行維護等措施,確保火電機組在高峰時段出力達到較高水平。例如,夏季用電高峰時段,省內統調煤電出力達到4650萬千瓦以上。
天然氣機組:天然氣機組在頂峰發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浙江省加大天然氣資源爭取力度,確保天然氣機組頂峰能力在900萬千瓦以上。
四、充分發揮新能源作用
新能源發展:浙江省新能源在電力保供中的作用有望進一步突顯。前4個月,浙江新增光伏302萬千瓦,增長33.62%,光伏總裝機已達較高水平。新能源的快速發展為電力供應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新能源利用:通過優化新能源發電資源供應使用,最大化挖掘新能源發電能力,為夏季電力供應提供有力支持。
五、多措并舉保障電力供應
市場化需求響應體系:加快構建市場化電力需求響應體系,挖掘電力需求側資源池,確保關鍵時候具備可靠的需求響應能力。
電網建設:加快省內電網建設步伐,確保重點電網建設工程如期投運,提升電網供電可靠性。
虛擬電廠建設:積極開展虛擬電廠建設,提升空調負荷柔性調控、移峰填谷能力,釋放高峰時段全省供電壓力。
浙江省通過增外、擴內、削峰等多種手段,全力保障夏季用電高峰期間全省電力安全可靠供應。這些措施的實施不僅有效緩解了電力供應壓力,還促進了能源結構的優化和電力市場的健康發展。
2024年以來,各地政府相繼發布了2024年工作計劃,整體來看,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仍是2024年各地政府的主要發展方向,但根據各區域能源結構、資源情況以及產業結構的不同,發展重點各有不同,資源型地區比如內蒙古、甘肅等地強調能源基地建設及升級發展和電網外送,更側重于供給端建設和優化;廣東、江蘇等電力供需偏緊地區強調綠色產業園建設和保障能力提升等,更側重于消費端效率提升。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我國能源綠色轉型正在加快推進。近期,一批新能源項目集中開工,相關投資持續增長。與此同時,儲能、氫能等新業態布局力度也在加大。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電力生產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分析:
電力生產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傳統的大型電力企業面臨來自新興的清潔能源公司的競爭挑戰。清潔能源技術的成本逐漸降低,使得清潔能源企業能夠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一些國家還通過政策支持清潔能源的發展,加速了市場的競爭。
為了維持電力市場的公平競爭,許多國家都建立了監管機構,制定了相應的監管政策。監管機構負責確保市場的透明度、公正和合規性。政府還通過政策支持清潔能源發展,促進電力市場的轉型升級。
2023年,全國市場交易電量5667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61.4%,比2022年提升0.6個百分點。各電力交易平臺累計注冊市場主體74.3萬家,同比增長23.9%,多元競爭主體格局初步形成。截至2023年底,全國累計綠電交易電量954億千瓦時,其中2023年綠電交易電量697億千瓦時。綠證交易啟動以來,累計成交量突破1億張。
電力生產行業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其發展現狀和未來市場發展趨勢備受關注。以下是對該行業現狀及未來趨勢的詳細分析:
一、電力生產行業現狀
發電裝機總容量與結構
我國電力系統發電裝機總容量穩居世界第一,且遠距離輸電能力、電網規模等指標均處于領先地位。
截至2023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92,224萬千瓦,同比增長14.0%。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為157,541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53.9%,首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顯示出我國電力綠色轉型的顯著成效。
清潔能源(包括水電、風電、太陽能等)裝機增速保持較快增長,電源結構持續調整改善。
電力生產與消費
2023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達到92,2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增速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電力消費結構繼續優化,新興產業如光伏設備制造、新能源整車制造、充換電服務業等用電量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發電方面,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8.9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2%。其中,煤電仍為主力電源,但受水電減發影響,煤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接近六成。同時,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逐步提升。
我國電網工程投資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近年來,電網建設投資規模逐步超過電源建設投資規模,以解決電力建設不均衡的問題。電網建設推動了電力系統相關智能產品的穩步增長。
綠色發展趨勢
預計未來電力生產行業將繼續圍繞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進綠色轉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將進一步提高,新能源裝機成本將延續下降趨勢。
新型儲能技術將得到快速發展,成為推動電力系統平衡和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力量。
電力市場建設
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將初步建成,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市場一體化設計、聯合運營。電力現貨市場將加速建設,實現更多省級現貨市場的全覆蓋。
電力市場化交易程度將進一步提升,電價水平或面臨下行壓力。隨著新能源裝機增加和現貨市場交易制度的完善,新能源對市場化交易的參與程度將進一步提高。
技術創新與智能化
電力系統將加快智能化轉型,推動電網智能監測設備、新能源充電樁等產品的需求增長。智能電網的建設將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安全性。
配電網變革
配電網將迎來顛覆式變革,從傳統的“無源”單向輻射網絡向“有源”雙向交互系統轉變。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將顯著提升,以滿足大規模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儲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等各類新業態的發展需求。
需求側管理
在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的背景下,部分地區夏冬兩季用電高峰時期供需將呈緊平衡狀態。需繼續凸顯煤電調峰作用和提高新能源跨區消納能力,同時加強需求側管理,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和安全。
電力生產行業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正加快向綠色、智能、高效的方向轉型。未來,隨著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和電力市場體系的完善,電力生產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報告根據電力生產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電力生產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電力生產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電力生產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想要了解更多電力生產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電力生產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