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工廠市場規模已達10566億元,并預計將持續增長。到2024年,中國智慧工廠市場規模可能達到16000億元,顯示出行業內的強勁增長動力。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變革浪潮下,全球越來越多的傳統工業制造企業開始加入智慧工廠建設的隊伍,以此來推動工業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從根本上變革制造業的生產方式,實現智能制造。
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中國制造2025》、《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及《“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等,為智慧工廠建設提供了明確的政策導向和有力的支持。
《“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建成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北京市也發布了《北京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4-2026年)》,計劃到2026年新增100家智能工廠與數字化車間。這些政策不僅為智慧工廠建設提供了方向,還激發了市場活力,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
同時,全球范圍內對智能制造的重視也為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帶來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傳統制造業正在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轉型,為智慧工廠建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市場痛點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盡管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前景廣闊,但仍面臨一些市場痛點。首先,技術更新換代迅速,市場競爭激烈。許多企業面臨技術升級的壓力,需要不斷投入研發資金,以保持技術領先。然而,高昂的研發成本和技術門檻使得一些中小企業難以承受,限制了行業的整體發展。
其次,數據孤島問題普遍存在。企業在不同時期部署了不同的信息系統,如ERP、MES、WMS等,導致數據在不同系統中重復錄入,數據不一致問題嚴重。這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管理成本,還影響了生產效率和決策的準確性。
此外,智能工廠建設對人才的需求也十分迫切。智慧工廠的建設和運營需要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但當前市場上這類人才相對稀缺,難以滿足企業的需求。
針對上述市場痛點,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正在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布局。
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政府和企業應加大在智能制造領域的研發投入,推動關鍵技術突破和創新。通過產學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
推動數據互聯互通: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推動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通過構建統一的數據平臺,實現數據的實時采集、共享和分析,提高生產效率和決策的準確性。
培養復合型人才:加強智能制造領域的人才培養,建立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校企合作、職業培訓等方式,培養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為智慧工廠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推動產業協同發展。通過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提高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同時,鼓勵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國際競爭力。
推動綠色制造:在全球提倡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智慧工廠建設應更加注重環保和節能。通過引入綠色制造技術和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實現更低的能耗和排放,推動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在宏觀環境、市場痛點及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布局等方面均呈現出積極向好的態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相信未來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欲知更多有關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的相關信息,請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