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線航空是指使用座位數在110座以下的小型客機,在短距離、中小城市之間的非主干航線上進行航空運輸的方式。這種運輸方式以滿足中小城市的航空出行需求為主,為當地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航空服務,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中小城市和邊遠地區對航空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長。這為支線航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支線城市之間、支線城市至干線城市、干線城市之間的平均通達時間分別為27.9小時、16.0小時、6.7小時。支線城市著力發展航空中轉便利化服務,實現當日可達城市數81座。
圖片來源:攝圖網
根據2024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報告,2023年,全行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188.3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6.2億人次、貨郵運輸量735.4萬噸,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1.9%、93.9%、97.6%。全行業飛機日利用率8.1小時,同比提高3.8小時。
發展支線航空,對于推動我國民航業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十三五”以來,保障支線航空發展的設施設備穩步增長,航線網絡日益完善,運行品質持續提升,治理體系逐步健全,支線航線旅客運輸量已經由2015年的4859萬人次增長到近年的8369萬人次,年均增速9.5%。
2024年以來,西北支線機場主要運輸生產指標實現較快增長,據統計,春運期間,西北支線機場共保障航班起降0.84萬架次,運輸旅客81.97萬人次,同比2023年春運分別增長13.6%、24.8%,支線市場供需兩端同步發力,發展形勢持續向好。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支線航空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近年來,我國支線航線網絡日益完善,支線機場數量不斷增加,航線數量也顯著增長。這有助于提升支線航空的通達性和便捷性。研究發現,支線航空網與鐵路網銜接后比航空通達性提升了21%,提升幅度高于干線城市。除新疆外,其他區域支線至干線的通達最優方案中空鐵聯運占比在20%以上,支線城市通過空鐵聯運提升通達性有較大發展空間。
不過,由于支線航班的乘客數量相對較少,航空公司往往難以實現規模經濟,導致運營成本較高。同時,支線機場通常位于偏遠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成本也相對較高。為了促進支線航空的發展,政府通常會出臺相關政策進行扶持,包括財政支持、稅收優惠等措施。
我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尚存在龐大的未乘坐過飛機的民眾群體,這一現狀預示著中國民航市場蘊含著巨大的未發掘潛力,特別是在中小城市等下沉市場中,航空需求遠未得到全面滿足。隨著民航局積極推進“干支通,全網聯”戰略試點的擴大化,旨在構建更加緊密連接的航空網絡體系,以及跨航空公司中轉服務模式的日益成熟,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靈活的出行路徑,我國支線航空的發展態勢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
同時,隨著更多中小機場的建成并投入運營,不僅豐富了航空網絡的節點,也極大地提升了航空服務的覆蓋范圍和可及性,使得旅客出行有了更多元化的選擇和更廣闊的出行空間。
隨著我國支線航空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的不斷改善,部分航空公司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不斷增強,部分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參與度和活躍度的不斷增強,我國支線航空發展模式將更加多元。未來,我國將形成以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樞紐機場為核心,以省會城市和重點城市為節點,以中小城市和邊遠地區為末梢的“干支通、全網聯”的支線航空網絡。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支線航空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