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23年度》發布。報告顯示,我國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預計今年投產規模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常規水電在建規模約3000萬千瓦,雙江口、葉巴灘、瑪爾擋等電站建設持續推進,金沙江、長江上游、雅礱江、大渡河等流域已建、在建開發比例超80%,流域梯級開發格局基本形成。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資源)一般指再生能源。能源可以進一步分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兩大類型。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水能、風能、生物質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溫差能、地熱能等。它們在自然界可以循環再生,不需要人力參與便會自動再生,是相對于會窮盡的非再生能源的一種能源。
在19世紀中葉煤炭發展之前,所有使用的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除了核能、潮汐能、地熱能之外,人類活動的基本能源主要來自太陽光。像生物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主要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儲存起來。其它像風力,水力,海洋潮流等等,也都是由于太陽光加熱地球上的空氣和水的結果。
近年來,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持續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報告,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達到510吉瓦(GW),同比增長50%,增長速度比過去30年的任何時候都要快。風電和太陽能光伏是增長最快的領域。中國作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市場,其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截至2024年3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5.85億千瓦(GW),同比增長26%,約占中國總裝機的52.9%。其中,風電和光伏發電之和突破11億千瓦(GW)。在發電量方面,2024年一季度,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6875億千瓦時(kWh),約占全部發電量的30.7%。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可再生能源的效率和可靠性不斷提高。以太陽能光伏為例,近年來光伏電池的效率不斷提高,成本不斷下降。這些技術創新為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的顯現,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不斷降低。這使得可再生能源在與傳統化石能源的競爭中更具優勢,也為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推廣和應用提供了可能。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可再生能源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國內外眾多企業紛紛加大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入和研發力度,以爭奪市場份額。這種競爭態勢推動了可再生能源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為了提高產業競爭力,可再生能源產業將進一步整合產業鏈資源。通過兼并收購、合資合作等方式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提高整體產業競爭力。
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中國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企業參與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建設和運營。此外,中國政府還制定了一系列中長期目標,如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提至25%,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等,這些目標為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動力。隨著可再生能源產業的不斷發展,市場機制也在逐步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市場正在逐步建立,為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交易提供了更加公平、透明的平臺。
預計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主要的電力來源。到2028年,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份額將顯著增加,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大幅增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前景廣闊。根據預測,到2028年,中國將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顯著份額,繼續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政府已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這將為可再生能源行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機遇。
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全球能源發展的主流趨勢。可再生能源作為綠色低碳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未來能源結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國政府將繼續出臺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推動能源結構的綠色低碳轉型。這將為可再生能源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
綜上所述,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樂觀,前景廣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成本的降低以及應用場景的拓展,可再生能源將在全球能源結構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同時,中國作為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跑者,其可再生能源市場前景尤為廣闊。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