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經歷了快速增長。雖然近年來影院建設增速放緩,但新建影院主要分布在低線城市,反映了市場下沉的趨勢。
電影院是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電影已經成為人們飯后的論點。
電影院的規模按觀眾廳的容量可分為: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個廳以上;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個廳;中型701座~1200座或5~7個廳;小型700座以下或4個廳。電影院應布點合理,規模適當。當電影院總規模較大時,宜設多觀眾廳。電影院的質量標準分特、甲、乙、丙四個等級(與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組合)。特等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甲、乙、丙等的相應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一、主體結構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二、耐火等級:甲、乙等不應低于二級;丙等不應低于三級,且不應有特大型。
根據數據顯示,2024年度電影總票房截至6月1日19時29分已達到218.57億元,顯示出電影院行業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波動后,正在逐步回暖。全年總觀影人次突破5億,總場次達到6024.9萬,顯示出市場的活躍度和消費者的觀影熱情。國產電影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2023年國產電影票房占比達到83.77%,遠超進口電影。這表明國產電影在質量、內容和市場接受度上都有了顯著提升。
中國電影產業的市場集中度一般,CR1(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企業)低于20%,CR3和CR5(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三和前五的企業)也低于30%和40%。這意味著電影院行業內的競爭較為激烈,尚未形成明顯的市場壟斷。根據影投的票房收入劃分,中國電影產業可劃分為三個競爭梯隊。其中,萬達影投處于領先的第一梯隊,票房超過50億元;橫店影投、CGV影投等處于第二梯隊,票房在10-50億元之間;而第三梯隊則包括票房不超過10億元的影投公司。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電影院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從區域來看,電影票房位居前五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四川,票房均在10億元以上。其中,廣東的票房在20億元以上,江蘇的票房在15億元以上。從影院方面來看,深圳CINESKY新天影院雙IMAX的票房排名第一,深圳百老匯電影中心(IMAX萬象天地店)和北京首都電影院(西單店LED巨幕)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名。
從消費者畫像看,24歲以下觀眾的觀影頻率和消費金額呈明顯下降趨勢,而25-29歲的觀眾則表現出相對穩定的消費趨勢。這要求電影創作者和宣發團隊更加注重年輕觀眾的需求和喜好,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年輕態的影片類型和表達方式。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觀眾購票行為逐漸后置,女性觀眾和25-29歲觀眾成為購票主力。電影院和制片方需要關注這些變化,優化購票渠道和營銷策略,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
隨著國產電影質量的提升和內容的豐富,國產電影在市場中的占比將持續增加。這將對電影院行業產生積極影響,促進市場的進一步繁榮。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影院行業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技術應用。例如,AI技術在內容創作、后期制作、虛擬拍攝等方面的應用將提升電影制作效率和質量;而在線購票、智能推薦等技術的應用則將提升觀眾的觀影體驗。
未來一段時間內,高質量國產電影將持續推出。這將有助于提升消費者的電影滿意度和電影產業的整體水平。特效、自主科研成果等電影科技能力的不斷提升,將為電影制作帶來更多可能性。同時,電影院的放映技術也將不斷更新換代,為觀眾帶來更加優質的觀影體驗。隨著電影學院、鄉鎮影院、農村電影放映等方面的發展,電影的公共服務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這將有助于擴大電影市場的覆蓋范圍和提高電影的社會影響力。
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不斷發展和觀眾需求的不斷提升,預計未來電影院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同時,隨著國際合作的加深和國產電影的崛起,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也將逐漸增強。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和產業鏈整合的加速進行,電影院行業的競爭態勢將加劇。各大電影院將更加注重服務質量、觀影體驗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提升以吸引更多觀眾。同時電影院也將更加注重與制片方、發行方等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以獲取更多優質片源和市場份額。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電影院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