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療服務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符合診療規范的前提下,基于醫學知識、技能和臨床經驗,對患者進行疾病診斷、治療、康復和健康管理等一系列醫學服務的過程。這些服務涵蓋了從初步的診斷、評估,到具體的治療、手術,再到后續的康復、隨訪等多個環節,旨在保障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人口老齡化趨勢:截至2022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萬人,占總人口的19.8%;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萬人,占總人口的14.9%。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撫養比為21.8%。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這意味著對臨床醫療服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老年人群往往面臨更多的慢性疾病和健康問題,需要更多的醫療服務支持。
2、慢性病發病率上升: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癥等的發病率不斷上升。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中國慢性病患者人數預計超過4.8億,占總人口的30.5%。這些疾病的治療周期長、需要持續的醫療服務和管理,因此也增加了對臨床醫療服務的需求。
3、醫療技術進步: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新的診療方法、藥物和醫療器械不斷涌現,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同時,這些技術的進步也提高了臨床醫療服務的水平和質量,進一步吸引了患者的需求。
4、醫保政策覆蓋:隨著醫保政策的不斷完善和擴大覆蓋,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享受到臨床醫療服務的保障。這將進一步釋放市場需求,推動臨床醫療服務行業的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臨床醫療服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我國持續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圍繞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等方面建立了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果。數字技術推動了健康生態體系的整體建設。2021年,電子健康卡已在21個省份2000多家醫療機構試點使用。截至2022年9月,電子健康卡發卡量超過10億,覆蓋全國6000多家醫院。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健康中國”作為我國2035年發展總體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并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全面部署。
臨床醫療服務行業未來發展前景
2023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著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發展公共衛生和基層服務等薄弱環節,滿足群眾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需要,促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有序就醫和診療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到2035年形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發病率的上升,以及醫療技術的進步和醫保政策的完善,臨床醫療服務的需求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未來臨床醫療服務行業將呈現出多元化的供給趨勢。除了傳統的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外,還將出現更多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家庭醫生服務、互聯網醫院等新型醫療服務模式。這些模式將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靈活的醫療服務選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臨床醫療服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