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混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鉀等營養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料。它可以通過化學合成或物理混合的方法制成,包括二元型(如NP、NK、PK)和三元型(NPK)。
復混肥料可以節約包裝和運輸成本,減少施肥次數,也可以根據當地土壤養分供應狀況和目標作物需肥特性來設計養分配方,生產專用型肥料。
復混肥料行業產業鏈全景
(1)上游產業鏈:
原材料供應:復混肥料的生產依賴于多種原材料,主要包括氮、磷、鉀等基礎養分元素。這些原材料通常來源于化肥工業中的基礎原料,如尿素、磷酸鹽、鉀鹽等。上游原材料的質量和供應穩定性對復混肥料的質量和生產成本具有重要影響。
(2)中游產業鏈:
復混肥料生產:中游是復混肥料的生產環節。在這一階段,生產企業通過物理和(或)化學方法,將不同原材料進行混合和加工,以制備出具有特定養分比例的復混肥料。生產過程可能包括原料的破碎、混合、造粒、干燥和篩分等步驟。
技術創新與研發: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作物需求的變化,復混肥料行業也在不斷創新和研發新的產品。這包括針對不同作物和土壤類型的專用復混肥料,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復混肥料,如緩釋肥料、微生物肥料等。
(3)下游產業鏈:
農業應用:復混肥料的主要應用領域是農業。農民或農業合作社根據作物需求和土壤狀況,選擇適合的復混肥料進行施用。復混肥料的應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
銷售渠道與分銷:復混肥料通過經銷商、農資店等銷售渠道進入農業市場。銷售商在銷售過程中需要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幫助農民選擇合適的肥料產品。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復混肥料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顯示:
農業對復混肥料的需求量增長對復合肥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在世界各國對糧食安全高度重視和我國大力支持農業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業生產對復混肥料的需求仍將進一步增長,并為復混肥料行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物理合成復合肥通常指以氮、磷、鉀基礎肥料為原料采用物理混合方式造粒形成的NPK復合肥產品。化學合成復合肥則指由磷礦石與硫酸、硝酸以及合成氨等氮、鉀元素經中和反應后造粒形成的NPK復合肥等。從復合肥產品成本構成來看,用作原材料的基礎肥料等直接材料占生產成本的比例近90%。
復混肥行業受農作物種植周期的影響具有比較顯著的季節性。季節性使得化肥價格波動劇烈,旺季產銷兩旺,產品常常供不應求,價格維持較高;淡季經銷商一般不備貨,需求銳減,價格大幅下跌。為了平抑價格波動,國家實行了化肥淡季儲備政策,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化肥季節性特征帶來的影響。
國家倡導將飯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斷提高農業地位,保障糧食安全。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對“三農”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保障供給能力,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化肥作為糧食的糧食,是剛性需求。
隨著近年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通過優勝劣汰,資源進一步集中,各化肥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發展,在開發生態環保高效產品、提升農化服務水平以及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要求,建設化肥追溯體系,提升品牌效益等方面探尋新的發展路徑。
展望未來,復混肥料企業正迎來角色轉變的嶄新時代。它們將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生產與銷售職能,而是積極融入農業產業鏈,成為不可或缺的參與者。通過自建體系或尋求合作,這些企業將構建一套完整的產業鏈,涵蓋從源頭種植到農產品銷售的各個環節。
與此同時,復混肥料企業的銷售模式也將發生深刻變革。它們將摒棄過去大一統的銷售方式,轉向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作物營養解決方案。這意味著,企業不再只是簡單地銷售化肥產品,而是根據作物的具體需求和生長環境,量身定制營養方案。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復混肥料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