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風險意識的增強,居安思危不僅體現在對物質補償的需求上,而且發展到越來越多的人尋求養老的保障、死亡的憮恤、傷殘的給付等。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個體經濟、集體經濟的發展,醫療、待業、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等,都使人們對人身保險有了進一步的需求。隨著人們風險意識的增強和保險需求的增加,人身保險市場保費收入持續增長。同時,人身保險產品的多樣化也為市場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滿足了消費者不同的保障需求。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人身保險監管司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人身保險產品“負面清單”(2024版)(以下簡稱“負面清單”)。2024版的“負面清單”包含四個部分,共有94條,與2023版的“負面清單”相比,新增內容重點集中在“產品費率厘定及精算假設”部分。同時,對部分條款內容進行了修訂。
人身保險是以人的生命或身體為保險標的,在被保險人的生命或身體發生保險事故或保險期滿時,依照保險合同的規定,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的保險形式。人身保險包括人壽保險、傷害保險、健康保險三種。在財產保險中,保險人承擔的是保險標的損失的賠償責任,而在人身保險中,保險人承擔的是給付責任,不問損失與否與多少。為此,人身保險通常均為定額保險。
國家統一使用的人身保險基金,是靠投保人的按期繳款建立的。人身保險也是組織居民儲蓄的一種特殊形式,在投保人達到保險契約所定的年齡時,國家給他一定金額的款項等等。人身保險按照保險形式,可以分為自愿保險和強制保險;按照人身發生危險的性質,可以分為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44900億元,較上年減少357億元,同比下降0.79%,其中財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1671億元,占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的25.99%;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3229億元,占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的74.01%。截至2021年底,中國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3229億元,較上年減少100億元,同比下降0.3%,占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的74.01%,較上年提升0.36個百分點。其中,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3572億元,占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的70.94%;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8447億元,占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的25.42%;人生意外傷害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210億元,占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的3.64%。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人身保險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截至2021年底,中國保險業原保險賠付支出15609億元,較上年增加1702億元,同比增長12.24%,其中財產險原保險賠付支出7688億元,占保險業原保險賠付支出的49.25%;人身險原保險賠付支出7921億元,占保險業原保險賠付支出的50.75%。截至2021年底,中國人身險原保險賠付支出7921億元,較上年增加969億元,同比增長13.94%,占保險業原保險賠付支出的50.75%,較上年提升0.76個百分點。
為了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人身保險公司不斷推出創新的產品。除了傳統的壽險和意外險產品外,還涌現出了重大疾病保險、健康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等新型產品。這些產品的推出不僅豐富了人身保險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本市場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近幾年在國內投資市場上又出現了將保障和投資融于一體的新型投資型險種,主要包括分紅型、萬能型、投資連結型等三種類型。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保險公司將能夠更精準地評估風險、定價產品,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同時,線上銷售渠道的拓展也將為保險公司帶來更多的客戶。隨著消費者對保險的認知不斷提高,他們對保險產品的需求也將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因此,保險公司需要不斷創新產品,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同時,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也是保險公司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
從前景來看,人身保險行業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人身保險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同時,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人身保險行業也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人身保險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向好,前景廣闊。但是,也需要保險公司積極應對各種挑戰,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人身保險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
2023人身保險市場分析 險企綜合投資收益率中位數為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