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推進,智能制造技術將促進傳統制造產業向數智化、智能化方向轉變。這種轉變將不僅提升生產效率,還將有助于推動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智能制造的廣泛應用有望推動工業4.0的實現,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全球各行各業的工業生產,并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認為智能是知識和智力的總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礎,后者是指獲取和運用知識求解的能力。智能制造應當包含智能制造技術和智能制造系統,智能制造系統不僅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知識庫,而且還具有自學習功能,還有搜集與理解環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進行分析判斷和規劃自身行為的能力。
智能制造是指工廠將生產設備、無線信號連接和傳感器集成到一個生態系統平臺中,這個生態系統可以監督整個生產線流程并自主執行決策。這個系統是在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擬人化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化的感知、人機交互、決策和執行技術,實現設計過程、制造過程和制造裝備智能化,是裝備制造技術、信息技術以及智能技術的集成與深度融合。
從產業鏈結構來看,智能制造行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從上游的智能制造裝備和核心零部件制造,到中游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再到下游的智能制造應用服務,各環節都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同時,隨著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制造產業鏈正在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延伸。
報告顯示,全球制造業呈現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自動化、服務化、品牌化等六個重要趨勢。報告稱,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智能技術正日益融入產品研發、設計、制造的全過程。主要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均把智能制造作為新一輪發展的主攻方向,一些跨國企業也紛紛加大對智能化改造、先進機器人研發的投入力度,傳統制造加速向以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數字制造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轉變。我國正在推動制造業技術向中高端層面發展,明確了高端制造領域的主攻方向,突出以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為抓手,推動中國制造從大國向強國轉變、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躍升。
智能制造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而廣大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著融資難問題,資金已經成為制約中小型智能制造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規模產業和科研基金投入,將為智能制造產業提供強大的動力和資源,解決智能制造企業孵化、發展、擴大規模的資金需求及資源引進、配置問題。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我國制造業正式踏上了以智能制造為重要發展方向的轉型升級之路。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智能制造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近年來,在行業形勢及國家政策推動下,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迅速,產值規模已經達到15000億元。當前,世界經濟進入下行趨勢,各國對于制造業發展愈發重視,紛紛加快推動技術創新,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戰略由此不斷升溫。目前,因此,智能化、綠色化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主流方向,智能制造也將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
2021年,“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發布。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8部門日前印發《“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提出了我國智能制造“兩步走”戰略。
隨著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制造系統將在生產、成本、品質、交付等方面實現全面系統化整合,從而實現生產流程的智能化和自管理。這將極大地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為制造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的升級也將對智能制造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隨著這些技術的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行業將采用機器人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和柔性化,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并減少人力成本。這將對制造業的生產模式、勞動力結構等方面產生深刻影響。
綜上所述,智能制造行業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看起來非常積極,但也需要在應對挑戰中尋求發展。對于企業而言,抓住智能制造的發展機遇,積極投入研發和應用,將有助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對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需要考慮到行業特點、地區差異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政策措施。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智能制造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