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指由氮和氫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為一種基本無機化工流程。現代化學工業中,氨是化肥工業和基本有機化工的主要原料。合成氨工業在20世紀初期形成,開始用氨作火炸藥工業的原料,為戰爭服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轉向為農業、工業服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氨的需要量日益增長。
我國合成氨產業鏈上游參與主體主要為原材料供應商;產業鏈中游參與主體是合成氨生產商;產業鏈下游參與主體是氮肥生產商及硝酸銨生產商,按應用領域,又可分為農業領域和工業領域。
熱力學計算表明,低溫、高壓對合成氨反應是有利的,但無催化劑時,反應的活化能很高,反應幾乎不發生。當采用鐵催化劑時,由于改變了反應歷程,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使反應以顯著的速率進行。合成氨反應的機理,首先是氮分子在鐵催化劑表面上進行化學吸附,使氮原子間的化學鍵減弱。接著是化學吸附的氫原子不斷地跟表面上的氮分子作用,在催化劑表面上逐步生成—NH、—NH2和NH3,最后氨分子在表面上脫吸而生成氣態的氨。
氨是重要的無機化工產品之一,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約有80%氨用來生產化學肥料,20%為其它化工產品的原料。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復合肥料,例如尿素、硝酸銨、磷酸銨、氯化銨以及各種含氮復合肥,都是以氨為原料的。氨作為工業原料和氨化飼料,用量約占世界產量的1/2。
我國合成氨行業迎來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時期。“十三五”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重點行業淘汰落后以及過剩產能,其中合成氨行業不得少于1000萬噸,近幾年我國合成氨產能整體呈下降趨勢,加上退城進園等部分政策的影響,我國合成氨行業去產能效果顯著,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合成氨產能合計6488萬噸/年,同比減少49萬噸/年。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合成氨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產量方面,據統計,截至2021年1-12月,全國累計生產合成氨5909.2萬噸,同比增長15.5%。我國合成氨主要運用于農業,從下游需求來看,其中尿素占比最大約61%,其他化肥占比19%,化工行業占比20%,其中我國合成氨消費量最大的區域主要是華東、中南、西南和華北等地區。從需求端來看,2019年至2021年合成氨表觀消費量分別為4840.31萬噸、5232.28萬噸、5989.84萬噸、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速分別為3.42%、8.10%、14.48%。
相比于我國千萬噸級的合成氨產量,我國合成氨的進口量始終維持在較小水平,據統計,截至2022年1-7月我國合成氨進口量為15.54萬噸,同比下降70.07%,出口量為2.8萬噸,同比增長1656.98%。
進出口金額方面,據統計,截至2022年1-7月我國合成氨進口金額為1.64億美元,同比下降24.04%,出口金額為0.26億美元,同比增長1025%。從我國合成氨進口來源地區來看,據統計,2022年1-7月我國合成氨從印度尼西亞進口量最高,進口量為9.14萬噸,占比58.84%,其次是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與卡塔爾,進口量分別占比25.02%、11.55%與3.74%,其他地區進口量占比0.85%。出口方面,我國合成氨主要出口前往韓國、越南、印度與菲律賓,2022年1-7月出口量分別占比57.03%、15.63%、14.28%與10.91%,其他地區出口量合計占比2.15%。
各國政府普遍加大對清潔生產技術和生產效率提升的支持,以促進合成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例如,針對合成氨生產過程中的高能耗、高排放等問題,行業將繼續加大對清潔生產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促進綠色制氨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以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合成氨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將得到進一步改善和創新。新型催化劑、高效節能的生產工藝以及智能化的生產管理系統等,將使得合成氨生產更加高效、環保和經濟。這些技術進步將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合成氨行業的競爭力。
合成氨作為農業肥料的重要原料,其需求將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和糧食需求的提升而持續增加。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對合成氨的需求將更加強勁。這將為合成氨行業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合成氨作為氫能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其需求也將受到新能源領域的拉動。隨著氫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合成氨在燃料電池、氫能儲存等領域的需求有望增加。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合成氨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