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及銅合金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屬材料,具有導電、導熱、抗蝕等諸多優良的物理化學特性,已廣泛應用于電力、家用電器、汽車、建筑、電子儀器儀表、國防、交通運輸、海洋工程等行業。精煉銅是指通過電解法或其他方法從含銅礦石或廢舊銅制品中提煉出來的純度較高的銅。
精煉銅的純度通常在99.9%以上,具有較高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廣泛應用于電氣、建筑、交通、機械等領域。電解法是精煉銅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電解過程中,含銅礦石或廢舊銅制品被溶解在電解質溶液中,然后通過通電使銅離子在陰極上還原成純銅。此外,還有其他精煉方法,如火法精煉、濕法精煉等。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數據,2022年全球已探明銅儲量8.9億t(金屬量),靜態儲采比超過40a,同時隨著勘查和開采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資源儲量持續增長。
銅礦資源分布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智利和秘魯、北美洲的墨西哥和美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歐洲的俄羅斯和波蘭、非洲的剛果(金)和贊比亞、亞洲的中國、印度尼西亞和哈薩克斯坦。2022年全球銅資源儲量排名前十位國家的銅儲量合計為6.39億t,全球占比71.8%。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精煉銅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精煉銅的市場需求受到全球經濟和行業發展的影響,精煉銅最主要的應用領域為建筑行業和電力行業,合計占比超50%。2022年全球精煉銅(含再生)產量為2564.4萬噸,同比增長3.4%;我國精煉銅產量為1096.1萬噸,同比增長4.6%,穩居全球最大的精煉銅生產和消費國之位。從2013-2023年,全球精煉銅消費量和中國精煉銅消費量整體呈上升趨勢,中國精煉銅消費量占比也呈上升的趨勢。
圖表:2016年-2023年全球及中國精煉銅需求量
據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公布的數據報告顯示,2023年10月,全球精煉銅產量為234.53萬噸,消費量為235.31萬噸,供應短缺0.79萬噸。
1-10月,全球精煉銅產量為2273.33萬噸,消費量為2265.39萬噸,供應過剩7.94萬噸。10月,全球銅礦產量為194.31萬噸。1-10月,全球銅礦產量為1847.93萬噸。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采礦業利潤總額15573.6億元,同比增長48.6%,常用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共計6774.3萬噸,同比增長4.59%。2022年,中國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2%,增幅較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高1.4個百分點。2022年,中國有色金屬產品中產量最高的為電解鋁,產量達4021.4萬噸,同比增加4.5%,其次為精煉銅,產量達1106.3萬噸,同比增加4.5%。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銅消費國,截至2023年9月中國銅消費1419萬噸,占比55.98%。
我國精煉銅下游主要應用于電力、家電、交通運輸、機械電子、建筑等領域。其中電力、家電和交通運輸行業是精煉銅下游消費的主力,合計占比達70%以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帶來我國能源結構的深刻調整,新能源汽車和清潔能源發電端(風電、光伏)的用銅量增長,使我國銅消費達峰值時間延后。未來幾年內我國和全球的銅消費增速都有望出現一定回升,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等新基建領域,銅的戰略地位越發凸顯。
在中國“雙碳”目標下,有色產業鏈碳排放量廣受關注,銅的噸量生產碳排放量在有色金屬中處于中間地位。其熔煉過程涉及燃料燃燒碳排放、耗電及耗能產生的碳排放,精煉過程涉及焦炭、天然氣、丙烷等原材料消耗產生的碳排放及碳酸鹽分解等碳排放。對銅產業而言,以科技創新積極推動節能降碳、降本增效,努力推動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迫在眉睫。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精煉銅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