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電源。2010年以來,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已躍居世界第一位,產業核心需求由裝備“自主研制、規模化裝機”轉變為裝備“升級換代、高質量服役”。這對風電領域提出了新要求,不僅需要對大型風電機組的高可靠運行和維護質量控制技術進行研究,還需要進一步研制具有更高可靠性的大型風力發電機。研究對象也不再只限定為直驅永磁型這一類,還包括已廣泛裝機的雙饋型機組、半直驅永磁型機組等其他類型的機組。
2023年,中國風電行業繼續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全年新增風電并網裝機達到7,590萬千瓦(75.9GW),相較于2022年的36.96GW,同比增長102%,亦打破2020年新增裝機72.38GW的紀錄,創歷史新高。其中,陸上風電新增69.1GW,海上風電新增6.8GW,同比增幅均超過100%。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是中國風電市場在停止補貼新增風電項目后,首年實現陸上海上雙增長。這一成績標志著風電行業在全面平價時代迎來了重要拐點。風電行業的快速發展,為中國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火電的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技術創新方面,風電裝備的大型化趨勢顯著,塔架高度、單機容量和葉片長度的增加成為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主要途徑。中國企業在風電技術上屢獲突破,如金風科技成功實現了185米鋼混塔吊裝,創造了全球陸上風電塔架高度的新紀錄;東方電氣聯合中國華能下線的18MW機組,成為全球單機容量與風輪直徑最大的低速永磁型海上風電機組。海上風電的技術創新也取得了突破,如漂浮式風電機組技術的進展和構網型風電機組技術的商業化應用,為風電行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風力發電機組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目前,技術進步帶來的直接效果是風能利用率不斷提升。之前在風資源方面不具備開發條件的廣大東中部和南方平原地區,年等效利用小時數普遍在2000小時左右,超過2012年全國風電平均等效利用小時數1959小時。
風電設備營收方面,27家零部件企業中,16家企業較上年同期實現增長,海纜、葉片商營收規模依然穩居“第一梯隊”。其中,海纜企業中天科技實現營收201.43億元,風電葉片頭部廠商中材科技、時代新材的營收規模也超過50億元。
“十四五”規劃積極引導建設風光大基地、發展分散式風電,同時《風電場改造升級和退役管理辦法》的出臺,有望推動“以大代小”——老舊風機的改造升級,釋放存量風能資源。各地在“十四五”規劃或產業發展規劃中推出相關鼓勵海上風電發展的政策,大型化和深遠海發展將是海上風電的兩大趨勢。
產業鏈方面,中國風電產業鏈逐漸成熟,從核心部件生產到風電場的建設和運營,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鏈體系。中國企業在風力發電機組、葉片、齒輪箱、塔架等核心部件生產領域展現出較強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部分瓶頸技術如主軸軸承、齒輪箱軸承的國產化替代正在加速推進。
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勢頭強勁,技術創新不斷推進,政策環境持續優化,產業鏈日益完善,正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和“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力量。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中國風力發電機組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