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圃地選擇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城市園林綠化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苗圃地的選擇應依據樹木的生物學特性。所謂樹木的生物學特性是指某一種樹木適宜什么樣的氣候條件和土壤及生長環境條件。如廣玉蘭、桂花、女貞等屬喜光樹種,喜陽光充足、溫暖潤濕的氣候和深厚、肥沃、濕潤、通透性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在本地把它們植于風口,易受凍害,或受東南季風影響而干形彎曲;土壤板結,則生長不良;土壤積水則易根腐。
因此,苗圃地選擇應把握以下要點:
一是選向陽避風地;
二是選平坡、緩坡地;
三是選水源充足,便排便灌地;
四是選土層深厚、肥沃地;
五是選微酸性或中性的通透性良好的砂壤地或壤土地;
六是選地下水位在0.6-1.0M以下的地(如果地下水位高,可通過深溝排水,窄床種植來解決);
七是選病蟲害少的地(前茬為花生、油菜、芝麻、玉米地的不宜做圃地)。
二、整地作床
1、整地
整地可以打破底土層,加厚土壤耕作層,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苗木健壯生長發育;改善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提高土城保水性和通氣性,為土壤微生物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可有效地消滅雜草和防治病蟲害。
苗木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深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因此一般的整地深度為20~25厘米,干旱地區整地深度為25一30厘米。過去進行淺耕,表土較薄的圃地,應逐年加深2~3厘米,不宜驟然加大深度,以免將生土翻出影響苗木生長。鹽堿層較淺的圃地,要用中耕器松土,深度為4~5厘米,不要將含有鹽分的底土翻到地表來。
整地是育苗的基礎工作,要注意抓住各種土壤的適耕期及時整地。疏松的沙土地不要在刮大風時翻耕,避免大風刮走細土。在春季干早而播種較晚的地區,春季解凍后要視土 表硬結情況進行整地。在深耕過程中要貫徹“保持熟土在上,生土在下,不亂土層,土肥相融”的原則。
2、土壤處理
土壤處理是應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消滅土壤中殘存的病原菌、地下害蟲或雜草等,以減輕或避免其對苗木的為害。化學物質處理土壤常用藥品有硫酸亞鐵等。
硫酸亞鐵:雨天用細干土加人2%~3%硫酸亞鐵粉制成藥土,每畝施藥土100~150千克。晴天可施用濃度為2%~3%的水溶液,用量為9克/平方米。硫酸亞鐵除有殺菌作用外,還可以改良堿性土壤,供給苗木可溶性鐵離子,因而在生產上應用較為普遍。
敵克松:施用量為4~6克/米2。將藥稱好后與細沙土混勻做成藥土,播種前將藥土撒于播種溝底,厚度約1厘米,把種子撒在藥土上,并用藥土覆蓋種子。加土量以能滿足上述需要為準。
辛硫磷:為能有效殺滅金龜子幼蟲、螻蛄等地下害蟲,常用50寫辛硫磷顆粒劑,每畝用量2~2.5千克。
福爾馬林:福爾馬林50毫升/平方米加水6~12升,在播種前10~20天灑在苗圃地上,用塑料薄膜覆蓋,在播種前7天揭開塑料薄膜,待藥味全部散失后播種。福爾馬林除了能消滅病原菌外,對于堆肥還有相當的增效作用。
3、做床和做壟
為了給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便于苗木管理,在整地施肥的基礎上,要根據育苗的不同要求把育苗地做成床或壟。
做床培育需要精細管理的苗木、珍稀苗木,特別是種子粒徑較小、頂土力較弱、生長較緩慢的樹種,應采用苗床育苗。做床時間應在播種前5~6天內完成。高床床面高于地面15一25厘米。在地勢較高、排水通暢的地方,床面可稍低;而在排水不暢的圃地,床面應較高。苗床的寬度一般為1.1~1.2米,長度15一20米。
兩床之間設人行步道,步道寬30一40厘米。高床排水良好,地溫高,通氣,肥土層厚,苗木發育良好,便于側方灌溉,床面不致發生板結。適用于南方降水量大或排水不良的黏質土壤苗圃地,以及對土壤水分較敏感、怕旱又怕澇的樹種,或發芽出土較難必須細致管理的樹種。低床床面低于步道,床面寬1米,步道寬30~40厘米,高15~18厘米,苗床的長度與高床的要求相同。
低床育苗的優點是做床比高床省工,灌溉省水,保墑性較好,適宜于北方降水量較少或較干早的地區應用。但也具有灌溉后床面板結、不利排水以及起苗比高床費工等不足。
做壟壟作育苗又稱大田式育苗。對于生長快、管理技術要求不高的樹種,一般均可采用。壟作育苗,可以加厚肥土層,提高土溫,有利于土壤養分的轉化,苗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生長健壯。壟作育苗還便于機械化作業,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育苗成本。
三、樹種選擇
在苗木選擇上,要盡可能堅持在本地選擇苗木,盡量避免外地調苗,要挑選長勢旺盛、植株健壯的苗,根系發達,生長茁壯,無病蟲害,規格及形態應符合設汁要求。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①選擇種植過的苗木:選擇樹干直,樹皮鮮艷,且在最近種植過的苗木。
②選擇假植的苗木:假植苗的根部生長出新根,根部生長活動旺盛,宜成活。
③選擇土坨大的苗木:土球越大、根系受傷害的程度越小,根系越完整,越宜成活,如果是裸亙苗也盡可能帶有心土,保留的根系盡可能的長。
④選擇小的苗木:一般選擇能用小苗木的盡可能用小的苗木,小苗生命力較強,宜成活。
四、合理密植
培育單干類大規格苗木要解決好充分利用地方,提高苗木干形質量的矛盾,可利用種間和植株個體間的競爭關系,合理密植,取得充分利用地方和獲取良好干形的效果,特別是既具小喬木又兼有灌木特性的樹種,如桂花、石楠、海棠、女貞、紫薇、紅花油茶、火辣、紅花橙木等,幼時易成從裝生長,濕度密植可促進良好主干的形成,而培育球類、造型類苗木則不宜密植,以免影響冠形的形成和美觀。
初值密度與苗木培育規格及營造良好干形冠形息息相關,既要不浪費地力,獲得較大的苗木出圃量,又要提高苗木干、冠質量。求得效益最大化,綠化苗木培育過程中較難解決的問題,初值密度大,植苗初期可充分利用地力,提高主干質量,促進球冠形成,但不能培育出大規格苗木,初值密度小,符合培育大規格苗木的要求,但難以取得良好的干形及較大的出圃量和經濟效益最大化,要解決這一矛盾,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初值密度大,植后2-3年對部分植苗進行移植,或選其較大的苗木間出銷售,降低密度,再把保留苗木培育成大規格苗木;
2、初植密度小,植后實行林糧復合種植,或選擇稍耐蔭的球類樹種與大規格單干立體株行間混交栽培。
五、混交方式
綠化苗圃為充分利用地力,提高苗木質量和出圃量,獲取較大經濟效益,不應再同一塊地內植同一種樹木,要根據樹木生物學特性及培育要求,以多樹種混交方式種植,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種間相互促生的作用,減少病害發生達到最佳經營效果。
1、喜光樹種與稍耐蔭樹種混交
如廣玉蘭喜光且生長迅速,一般初值密度不宜過大,株行距常為1.5m×1.5m或2m×2m,可與幼時稍耐蔭的單干石楠、單干桂花等成株間或行間混交,既可充分利用種間促生關系,客服叢狀生長的缺陷,取得良好干形,又可做到充分利用地力,但在混交滿3年時,應將石楠或桂花轉移,降低保留樹種廣玉蘭的密度,以培育大規格廣玉蘭苗木。
2、庇護性混交
一些難耐本地極端最低溫度易受凍害的樹種,如深山含笑、單干紅花橙木、紅花木蓮等,可在女貞植后的第2年與單干女貞苗成行間或株間混交,不僅可促進混交樹種的相互促生,而且可通過女貞為深山含笑、紅花橙木、紅花木蓮遮擋風寒,減免凍害。
3、單干類苗木與稍耐蔭的球類苗木混交
如單干女貞、紅葉李與石楠球成株行混交,單干紫薇與大葉黃楊球、龍柏球等株行混交等。
4、單干類樹種與單干類樹種混交
單干紅花橙木、紅楓、赤楓、單干紫薇等苗木幼時易成叢狀生長,難以培育通直圓滿的主干,可將其與香樟、單干女貞、紅葉李等成行間混交,利用種間關系,培育良好的干形,提高圃地產苗量。
更多城市園林綠化行業深度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城市園林綠化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