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 (Vitamin) 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維生素在體內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 [1]維生素參與人體的生化反應,調節人體的代謝功能,如果維生素攝入不足,會導致人體新陳代謝失去平衡,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并可能導致營養不良,易患各種疾病。科學研究發現,至少有30種不同的化合物被認為是“維生素”,其中20多種維生素已知是生物健康所必需的。
我國維生素產業現狀分析
維生素上游產業鏈為原材料的提取,由石油化工原料和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做成中間體,在經過加工做成維生素,下游主要是維生素下游的應用,由飼料、醫藥、化妝品和食品飲料組成。
維生素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包含 VA、VD、VE 和 VK 四種, 水溶性維生素包含 VB族的 8種維生素和 VC。除此之外,還有部分與維生素結構或功能 類似的物質,如類維生素、同效維生素和維生素拮抗劑。類維生素是指活性與維生素類 似、但其生理功能在其對應的缺乏癥表現上具有一定缺陷或并不是動物體必需的物質, 主要包含:生物類黃酮、肉毒堿(維生素 BT)、輔酶 Q、肌醇、苦杏仁苷、硫辛酸、潘 氨酸、對氨基苯甲酸、乳清酸;同效維生素是指與維生素結構相似、活性低于維生素, 可減輕某些維生素缺乏癥的物質;維生素拮抗劑是指與維生素結構相似,可替代維生素 被人體吸收,但不起維生素生理功能作用的物質。
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維生素C生產與消費嚴重不平衡。我國大部分維生素C依賴出口,而國內消費嚴重不足,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的人均年用量,因而國內維生素C市場潛力十分巨大。如按歐美發達國家人均年用量的1/5計,國內的需求量就有100%的增長空間。
我國是全球維生素的主要生產國,近年來我國維生素的總體產量呈增長趨勢,2020年中國維生素產量約為35.9萬噸,同比增長8.13%,產量增長主要來自于維生素C和B5。從進出口單價情況來看,我國維生素A近年來整體進出口單價相對保持穩定。據統計,2021年我國維生素進口單價為6.54萬元/噸,出口單價為6萬元/噸。
2022年,中國維生素總產量為63.8萬噸,同比增長4.7%。其中,水溶性維生素產量為61.5萬噸,同比增長5.1%,占總產量的96.4%;脂溶性維生素產量為2.3萬噸,同比下降3.4%,占總產量的3.6%。
從各品類來看,B族維生素是中國維生素產量最大的品類,2022年產量為46.9萬噸,同比增長6.8%,占總產量的73.5%。其次是維生素C,2022年產量為10.9萬噸,同比下降0.9%,占總產量的17.1%。再次是維生素E,2022年產量為2萬噸,同比增長4.2%,占總產量的3.1%。其他品類如維生素A、D、K等產量較小,占總產量的比例不足6%。
中國維生素產業市場規模整體呈現上漲態勢
目前全球70%以上維生素產自我國,中國維生素產業市場規模整體呈現上漲態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維生素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14.2億元,同比增長11.6%。各細分品種中,維生素B族、維生素E、維生素C和維生素A市場份額最大,維生素B族占比33%,維生素E占比30%,維生素C占比21%,維生素A占比13%,其他維生素的市場份額最小占比3%。
從全球市場規模來看, 2016-2018年由于巴斯夫和帝斯曼停產檢修、供應量減少導致全球維生素價格大漲,2018-2019年歐洲地區維生素生產逐步恢復,全球維生素價格回調,2020-2022年全球維生素市場規模提升,據統計,2022年全球維生素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56.8億美元,同比增長11.1%。
根據尚普咨詢集團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前五大水溶性維生素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了67.7%,其中中國企業占據了四席;全球前五大脂溶性維生素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了87.8%,其中中國企業占據了三席。從各品類來看,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市場由歐美企業主導,如巴斯夫、DSM、ADM等;維生素B1、B2、B3、B5、B6、B7、B9、B12等水溶性維生素市場由中國企業主導,如新和成、光大生物、金達威、北大荒等;維生素C市場則由中國企業壟斷,如北大荒、東阿阿膠等。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維生素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維生素作為生命營養品,是人和動物在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必須攝取的一種微量有機物質,廣泛應用于飼料、醫藥、食品等下游領域。維生素行業的需求具有剛性特征,短期受到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中長期受益于全球人口數量增長和居民健康意識提升,市場規模總體呈現平穩增長。維生素行業的整體供給較為分散,但是各個單體維生素品類的供應集中度較高,行業規模化產能的進入或退出都有可能導致維生素價格的波動。維生素行業經過多次重大整合和產業鏈轉移之后,中國已經成為維生素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國企業掌握了所有單體維生素的生產能力,并憑借技術、成本和規模優勢在多數單體維生素品種上具備了全球競爭力。
維生素行業經過不斷分化和整合后,中國已經成為維生素產品的主要生產國和主要出口國,對于全球維生素供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行業面臨的國內外宏觀環境復雜變化,但是考慮到中國廠商在技術、成本、規模、產業鏈配套等方面的綜合優勢,預計中國在全球維生素行業格局中的地位仍然保持相對穩固。隨著宏觀環境好轉,一旦維生素市場需求恢復,中國維生素行業將充分受益。
另一方面,近年來維生素市場的競爭有所加劇,或將迎來新一輪的行業整合。維生素行業對于技術、管理、人才、安全、環保等要求較高,且規模效應明顯,各個維生素品種形成了較為集中的市場供應格局。部分細分龍頭為了突破單一品種的市場天花板限制,開始尋求通過橫向品類擴張的方式進入其他維生素產品市場,造成階段性供應過剩,行業競爭加劇。由于各個生產廠商的在成本、規模、渠道、應用等方面分化較大,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的廠商可能面臨停產或退出,具備綜合優勢的廠商有望進一步擴張市場份額。同時,維生素行業對于綠色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環保安全基礎設施完善、清潔生產工藝領先的生產廠商才能夠構筑長期競爭優勢。
想要了解更多維生素產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維生素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參考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并對多位業內資深專家進行深入訪談的基礎上,通過與國際同步的市場研究工具、理論和模型撰寫而成。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維生素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