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壓歲錢理財需求,金融機構力推特色產品
據報道,春節假期前后,壓歲錢成了銀行、理財公司等金融機構推介產品的主要噱頭。
近期部分金融機構已將目光瞄向居民的壓歲錢理財需求,推出了包括特色存款、專屬理財等產品。調研發現,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在產品選擇方面有著不同傾向。
部分銀行針對未成年客群,推出了專屬存款產品,如寧德農商銀行針對18周歲以下客群推出了“未來鑫”專屬存款產品,發行時間自2月18日至4月30日,存款種類有一年、二年、三年期整存整取,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執行利率為3.05%。
據媒體梳理,理財公司推出的壓歲錢打理攻略基本有兩類,一類是延長了現金管理類或短債理財產品申購期限,使得除夕紅包也可享假期收益;一類是推出迎春款理財產品,認購期覆蓋了春節假期。
例如,招銀理財將現金、短債產品的營業時間升級至“24小時”,使得除夕紅包也可享假期收益。興銀理財、中銀理財等則針對壓歲錢推出“迎春款”理財產品,認購期覆蓋了春節假期。
對于未成年的小朋友們來說,在父母的引導下,會更傾向于選擇安全穩健的銀行存款或保險類產品。對于已經成年的“大朋友”們,則傾向于選擇更具靈活性和投資潛力的理財產品,如基金、銀行理財等,希望能實現資金的持續增值。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并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后,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2年)》,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7.65萬億元,募集資金89.62萬億元,為投資者創造收益8800億元,其中,從各月度來看,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2.09%。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正式結束,銀行理財行業全面進入凈值化、規范化發展時代。2022年,相關監管政策文件持續出臺,行業管理細則進一步明晰,旨在推動理財行業規范化、高質量轉型發展。過去的這一年,對理財行業和投資者都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底層資產市場持續震蕩、“破凈”現象頻發等多重影響下,我國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在增速有所放緩的情況下還是保持了穩健增長態勢。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理財產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整體而言,以理財公司為主力軍的市場格局已經形成,固收類產品仍占主導地位,市場風險偏好以穩健為主,產品期限日益多元,產品投向逐步外延。各機構進一步拓展豐富營銷渠道,加強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多層次的理財市場格局正逐步成型。
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2月2日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3年)》顯示,過去一年,銀行理財市場發生了不少新變化。其中,2023年創造收益6981億元,投資者數量同比增長17.84%,支持實體經濟資金規模約19萬億元。2023年,理財產品主打穩健策略。
《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6.80萬億元,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3.11萬只,募集資金57.08萬億元,為投資者創造收益6981億元。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1739億元,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5242億元。
進入2024年,債券產品將成為理財市場的發力方向。“接下來,將推動銀行加大向居民銷售政府債券的力度,既為居民提供更多兼具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的投資產品,也進一步疏通儲蓄向投資轉化的多元化渠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人民銀行將繼續結合對未來物價變動趨勢的判斷,前瞻性把握好實際利率水平。
為助力“雙碳”目標實現,越來越多的銀行理財公司正在積極布局ESG領域并發行ESG主題理財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理財公司發行ESG主題理財產品既契合當下的整體市場環境,也能夠探索多元化的理財業務創新,為滿足市場需求、吸引客戶以及打造優質理財產品奠定基礎。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有望在產品類型、投資者門檻和市場培育上進一步完善。
除了綠色金融領域,商業銀行、理財公司不斷創新探索特色產品。截至2023年12月末,市場存續“專精特新”、鄉村振興、大灣區等主題的理財產品超200只,存續規模超1200億元。
理財產品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分析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行業投資策略、生產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想要了解更多理財產品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理財產品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