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可持續航空燃料實現量產
2024年1月20日,河南省君恒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SAF獲得民航局適航批準,這標志著我國首家民營石化企業生產的SAF正式獲得適航批準,并可投入商業使用。
中國民航航油航化適航審定中心主任夏祖西介紹,SAF是一種將生物制造的綠色航油與傳統燃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新型航空燃料,可實現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凈排放降低80%以上,是綠色航空能源可行的替代方案。
君恒生物歷時 5 年自主研發的綠色低碳生物燃料技術,以地溝油、潲水油等廢棄油脂為生產原料,開啟了將廢棄油脂由 " 毒 " 變 " 寶 "。
君恒生物總工程師李建平介紹,相比傳統石油基航空燃料,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減碳近八成。
可持續航空燃料是一種比較寬泛的概念,涵蓋所有非化石來源燃料,包括來自植物、動物材料、城市垃圾和農業生產殘留物的生物燃料。這家代號為VIR100的試驗航班,搭載了50噸的SAF,據稱其中88%是英國石油(BP)航空燃油部門提供的廢棄脂肪提取物,另外12%來自美國玉米的廢棄物。
除了維珍航空和英國石油外,引擎制造商羅羅公司(Rolls-Royce)也參與了這個項目
人類社會至今取得的減排成就,大都集中在地面上——包括光伏、風電等。航空產業至今仍沒有太有效的減排邏輯,許多航空公司正在把可持續航空燃料作為下一階段減排的重點推進方向。
需要強調的是,使用SAF并不意味著零排放,但這些燃料在“完整生命周期中”相較航空燃油能減少至多70%的排放。
航空燃料是本世紀初,隨著飛機的誕生而出現的。航空燃料包括供點燃式活塞發動機用的航空汽油和供燃氣渦輪發動機用的噴氣燃料(俗稱航空煤油)。
航空燃料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在同一時期還存在著各種不同種類和型號的燃料體系,但是歸結起來每一次航空發動機的歷史變革都會帶來航空燃料的迅猛發展和革新,發動機的性能改進和變革會對燃料產生更高的性能要求,從而推動了航空燃料的發展。
從無發動機的飛行系統中的人力動力源,到內燃機系統中的航空柴油動力源,到活塞式發動機系統中的航空汽油動力源,到噴氣式發動機系統中的噴氣燃料動力源,到超音速發動機系統中的高密度碳氫燃料,再到新能源發動機系統中的生物燃料或太陽能動力源,也就是說航空燃料的發展史是由航空發動機的發展衍生而來的。
隨著民航業的快速發展,航空燃料需求剛性增長,其燃燒產生的大量溫室氣體排放成為民航業脫碳的桎梏。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7年中國航空燃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分析:
隨著實現“雙碳”目標日期日益臨近,航空燃料的綠色轉型越發緊迫。目前,全球廣泛研究且可行性較高的能源替代方案有電動化、氫能化、可持續航空燃料三種方式。依據現狀分析,不管是技術還是商業角度,可持續航空燃料是中短期內實現民航碳減排目標最重要的途徑。
2023年,歐洲議會批準了歐洲清潔燃料法案航空法規,要求到2025年在歐盟機場起降的飛機使用燃料中至少2%為“綠色燃料”,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遞增至70%。這將極大增加中國民航業的運行成本,制約了我國民航業發展。
由于SAF在全生命周期的優異減排效果,中國民航局將SAF作為中長期民航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最為重要的抓手。2023年3月,中國民航局成立了“雙碳”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部署民航“雙碳”工作。在頂層設計指引下,我國民航業在SAF生產、適航驗證、示范性應用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并已取得一定成效及進展。
中國民用航空局在《“十四五”民航綠色發展專項規劃》中提到,2021年到2025年我國SAF燃料使用累計達到5萬噸;力爭2025年當年SAF消費量達到2萬噸以上。這是我國首次從政府層面提出SAF使用的量化目標。
根據德勤預計,中國航空業為踐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承諾,需邁出重要一步,推動SAF產量和需求量達到必需水平。
預計到2030年,中國航空燃料消費總量將達到6,050萬噸,到2050年,這一數字預計達到1.325億噸。
如果中國航空業與IATA的SAF使用目標(5.2%)保持一致,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SAF需求量將達到300萬噸/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中國全面脫碳目標的推進,預計到2050年,中國的SAF需求量將達到8,600萬噸/年。
報告根據航空燃料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航空燃料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航空燃料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航空燃料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想要了解更多航空燃料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航空燃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