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及類型
服裝定制是指根據具體穿著者的個人情況,量體裁衣,單件制作的服裝。這種制作方式與批量生產不同,是根據個人的身材、喜好和需求來進行個性化制作的。
服裝定制可分為傳統手工全定制、 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團體職業裝定制三類。傳統手工全定制指意義裁縫店、制衣店、獨立設計師等為客戶在量體、制版、 裁剪等各環節都通過人工進行參與的定制模式,對人工依賴性高、耗時較久、價格昂貴,能高度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團體職業裝定制服務于各類有集中采購職業裝需求的企事業單位,通過形成規模效應有效降低了成本,由于通常采用樣衣套號再根據個人調整,個性化程度低。
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將客戶個性化需求轉化為數據信息進入工業化生產流程,在標準技術、現代設計方法、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支持下,能夠兼顧個性化和大規模批量生產,能較高程度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
服裝定制行業產業鏈全景分析
服裝定制行業產業鏈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棉麻、化纖、絲綢、機械等;中游商家主要包含高級定制工作室或設計師品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商(如酷特智能、報喜鳥等)和團體職業裝定制;產業鏈下游消費群體為對服裝尺寸有要求的眾多客戶,主要包括高級私人定制客戶、婚禮定制客戶以及團體定制客戶。私人定制客戶主要是商務人士、明星/名人以及特殊身材群體。其中商務人士的占比最高,超過80%,為高級私人定制的主要客戶群,主要集中在年齡在22~55歲之間中高收入男性商務人士。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服裝定制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隨著多年來中國人民生產能力和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上漲,消費者需求層次同步逐漸攀升。
麥肯錫《2023中國消費者報告》將消費者分別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8.5萬元、16萬元、34.5萬元為分界點,劃分為中低收入與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群體進行消費分級,數據顯示:從19年到22年,各收入群體中均更傾向于實際支出保持不變。相對而言,中低收入者消費意愿下滑明顯,增加支出5%以上的人群占比從33%減少至12%,而中高收入者仍有20%以上比例選擇擴大消費支出。
整體而言,不論何種收入群體,絕大多數不愿進行消費降級,中高收入者則更為明顯,中高端消費者消費能力和意愿依舊相當強烈。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以及城市化水平提高,民眾對于物質需求的數量和質量同時提升,審美要求的不斷升級,中國中高端服裝占比從2017年的27.2%提升至2022年的34.9%,與美國中高端占比的48.1%仍有一定差距。
圖表:我國定制服裝市場規模
2017-2022年定制服裝領域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CAGR達到13.35%;2022年我國服裝定制市場規模達到2600億元,同比增長11.78%。
消費需求變化倒逼服裝生產商和服務商改變傳統模式,逐漸以消費者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引領。目前,國內規模以上的服裝定制企業大約有200多家,不少企業通過大規模工廠化定制,大大降低了庫存和中間商的成本,產品性價比優勢凸顯,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
隨著客戶需求的日漸多元化、差異化,服裝行業龍頭企業紛紛開拓定制業務以滿足市場需求,例如報喜鳥推出定制子品牌所羅、雅戈爾推出高端成衣和定制品牌MAYOR、九牧王推出個性男褲定制業務等業務。
定制交期的長短在定制服裝生產商的運行效率以及客戶體驗上有重要影響,如酷特智能交付期限為7個工作日、衣邦人交付期限為10個工作日,而雅戈爾交付期限為0.5~1個月、報喜鳥交付期限為7~17個工作日、九牧王為15~25個工作日。
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立足C2M戰略,即“由需求驅動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經營模式,打造服裝C2M產業互聯網平臺SUITID,由西服定制主品類拓展至全品類定制,針對國內外服裝品牌商、服裝創業者、時尚設計師和服裝經營者等客戶的個性需求,提供從研發設計、面輔料管理、生產制造、到客服和物流的服裝定制和柔性化一站式解決方案。
2022年公司定制西服產能29.8萬套、定制襯衫產能18萬件;西服年產量36.04萬套,定制襯衫產量17.59萬件,產能利用率達97.72%。
受益服裝定制滲透率上升,B端粘性較強,有望延續增長。目前公司大規模個性化服裝定制的主要客戶為服裝行業的傳統裁縫店、創業者、設計師和品牌商等中小B端客戶為主。2022年公司前五名客戶銷售額為9372.7萬元,占總銷售額的15.21%,客戶結構較為分散。
高速、智能、便捷、安全,將成為新生代群體對消費體驗的綜合需求。而擁有“智造”光環的“定制”則可用于解決上述需求,未來“定制”將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服裝定制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