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086-5388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9个结合分类 > 互联网+医疗

6、互联网+医疗

2018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互联网+医疗”阶段性发展的标志性事件。4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战略。会议指出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让患者少跑腿、更便利,使更多群众能分享优质医疗资源。会议确定,一是加快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允许医疗机构开展部分常见并慢性病复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

二是推进远程医疗覆盖全国所有医联体和县级医院,推动东部优质医疗资源对接中西部需求。支持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城乡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专线保障远程医疗需要。三是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与药品零售信息共享。推行医保智能审核和“一站式”结算。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加快信息互通共享,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和信息安全防护。

2009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仅为2亿,主要还停留在PC互联网阶段,医疗信息化刚刚起步,以医疗广告、线上问诊和医疗信息搜索为主,属于行业的一个探索期。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规模扩大以及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各类创业企业纷纷涌入,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度开始广泛形成,到了2012年,市场规模升至67.1亿元。

此后,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互联网医疗行业快速成长,数据和服务进一步完善,细分领域开始出现独角兽,市场增长率也逐年稳步上升。2017年市场规模达到325亿,同比增长45.7%。高增长的背后体现的正是传统医疗服务无法有效满足患者需求与医生之间的有效对接。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已经趋向于成熟,产业链逐步完善,企业已经从最初的流量争夺进入到医疗扩张的阶段,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00亿元。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以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为重要内容、以扩大智慧应用和信息消费为重要导向、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经济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因此,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人脉建立方式既迅捷又高效,已逐渐成为时尚人群特别是年轻人最为倚重的沟通和消遣方式,其中蕴含的商机和机遇不言而喻。加快发展医疗服务信息化和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应用,构建数据云下互联网医院项目是跟上信息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变革新趋势,不断满足群众对健康的新期待,是破解传统门诊就医“等靠”思想和改变门诊-住院“二元化”服务结构的便捷途径,是加快推进医院服务模式转变、看病就医习惯转变、业务收入结构转变、传统经验管理方式转变,促进“门诊前移”、“互联互通”、统筹集团医院发展,推动基本医疗需求一体化,提升业务内涵质量服务发展水平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有益探索。

研究表明,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从单纯的医疗业务省力、省时向提高医疗安全性、促进医疗过程规范化、精细化发展;从单一的医院内部信息化向医院集团内统一的信息系统以及区域医疗一体化发展;从单纯考虑数据采集、存储、安全性等向大数据应用、分析以及提升医院经营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临床决策支持等发展;从提供医疗服务环节向提供医疗服务链条、提供医疗服务产品、提供医疗服务平台发展;从单纯线下医院服务向线上线下(O2O)医院服务发展;从医院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B2C)向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医生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D2D)发展。

中研普华商业计划书
点击咨询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