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寵物經濟爆火,中國城鎮寵物消費市場規模超3000億元。2024年中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為1585億元,同比增長8%,2017年到2024年復合增長率為11%;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17-2022年,全球寵物食品市場規模由881億美元增長至1235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約為7.0%。寵物食品屬于典型的“大行業,小公司”。行業規模較大,同時行業內公司規模較小,市占率較低,公司具備較大的增長空間。目前,目前A股中從事寵物食品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乖寶寵物、中寵股份、佩蒂股份和源飛寵物。
寵物零食作為寵物食品行業的重要細分領域,從傳統補充型產品逐漸演變為兼具營養、功能與情感價值的消費載體。得益于城市化進程加速、單身經濟興起以及“擬人化養寵”理念的普及,以及線上電商渠道的崛起打破了地域限制,下沉市場的消費潛力逐步釋放,進一步推動行業擴容。國際品牌與本土企業同臺競技,圍繞天然成分、功能創新、健康化等核心方向展開激烈競爭,行業邁入品牌化、專業化發展新階段。
(一)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
當前,中國寵物零食市場呈現多元化、細分化特征。從產品形態看,干糧仍占據主導地位,但濕糧、凍干、零食棒等新興品類增速顯著,尤其是主打“無谷低敏”“高蛋白”的天然成分產品備受青睞。功能性零食成為行業創新焦點,例如添加益生菌的助消化零食、富含Ω-3的美毛零食,以及針對老年寵物的關節護理產品,精準滿足精細化喂養需求。渠道方面,線上銷售占比持續擴大,電商平臺與社交媒體的深度結合催生了直播帶貨、私域流量運營等新模式,而線下渠道則通過寵物醫院、高端體驗店強化專業服務壁壘。
值得關注的是,行業競爭已從價格戰轉向技術研發與品牌價值的較量。國際巨頭如瑪氏、雀巢憑借成熟供應鏈和研發能力占據高端市場,而本土品牌如瘋狂小狗、帕特諾爾通過差異化定位快速崛起,例如聚焦“國潮IP聯名”或“生骨肉配方”打造爆款。與此同時,中小企業在區域市場及細分品類中尋找突破口,行業呈現“頭部集中+長尾并存”的格局。
(二)消費趨勢與驅動因素
消費升級與健康化趨勢是行業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新一代寵物主以“Z世代”和“新中產”為主力,他們更關注成分透明、科學配比和產品附加值,推動天然有機、無添加劑等概念成為標配。此外,寵物情感價值提升促使零食消費場景延伸,例如訓練獎勵、節日禮盒、定制化零食等,進一步釋放市場需求。政策層面,《寵物飼料管理辦法》等法規的完善為行業規范化發展提供保障,而資本對寵物賽道的持續加碼(如紅杉、高瓴等機構投資)加速了技術迭代與產業鏈整合。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年版寵物零食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分析:
從區域市場看,一線城市滲透率接近飽和,而三四線城市依托“小鎮青年”養寵熱潮成為新增長極。下沉市場消費者對性價比與品牌認知度并重,推動中端產品需求激增。與此同時,跨境電商的繁榮使得進口零食加速滲透,而國產零食憑借本土化創新逐步打開海外市場,行業全球化布局初現端倪。
(三)挑戰與轉型方向
盡管前景廣闊,行業仍面臨多重挑戰。首先,產品同質化嚴重,部分企業過度依賴代工模式導致研發能力薄弱;其次,原料價格波動與質量控制問題頻發,例如2024年“卡拉膠超標”事件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此外,國際品牌壟斷高端市場的局面尚未完全打破。
為應對挑戰,企業需從三方面突破:一是加大研發投入,例如開發“智能零食”(如內置芯片監測攝入量)或“可持續零食”(如植物蛋白替代傳統肉類);二是強化供應鏈管理,通過垂直整合降低原料風險;三是深化全渠道布局,例如通過“線上種草+線下體驗”增強用戶黏性,或與寵物醫療、保險機構跨界合作構建生態閉環。
展望未來,中國寵物零食行業將呈現“高端化、智能化、全球化”三大趨勢。高端市場方面,功能細分與定制化服務成為競爭高地,例如針對寵物慢性病管理的處方零食;智能化技術將重塑消費體驗,如通過AI算法推薦個性化食譜,或利用物聯網設備實現遠程投喂互動;全球化方面,本土品牌有望借助“一帶一路”拓展東南亞市場,而國際品牌則加速本土化創新以貼近中國消費者需求。
總結而言,寵物零食行業不僅是寵物經濟的重要支柱,更是消費升級與技術創新的縮影。在人口結構變化(老齡化、單身化)、健康意識提升及政策紅利的共同驅動下,行業將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企業需緊抓“品質升級”“場景創新”“綠色可持續”三大關鍵詞,通過差異化戰略搶占市場份額。與此同時,行業需加強自律,推動標準化建設,構建從原料溯源到終端服務的全鏈條信任體系,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與社會責任的雙贏。
想要了解更多寵物零食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年版寵物零食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報告對我國寵物零食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區域市場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寵物零食業務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寵物零食行業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寵物零食行業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