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顯示技術快速迭代和下游應用場景持續拓展,中國液晶顯示模組行業正迎來關鍵轉型期。中研普華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液晶顯示模組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液晶顯示模組市場規模達到5800億元,預計2025年將保持8.5%的穩健增長。盡管面臨OLED等新技術的競爭壓力,但在車載顯示、工控醫療等細分領域,液晶顯示模組仍展現出強勁的市場需求。
一、行業發展現狀
1. 市場驅動因素
液晶顯示模組(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LCM)作為顯示終端設備的核心部件,液晶顯示模組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電視、車載儀表、工業控制面板等領域,兼具高分辨率、低功耗及適配性強等技術特性。
液晶顯示模組市場增長主要受以下因素推動:
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40%,帶動車載顯示需求激增
工業智能化升級:智能制造推動工業控制顯示設備更新換代
技術迭代加速:Mini LED背光技術成熟,大幅提升液晶顯示性能
政策支持:"十四五"新型顯示產業規劃持續發力
2. 市場規模與增長
根據中研普華《2025-2030年中國液晶顯示模組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
2024年全球液晶顯示模組市場規模達 1.2萬億元,同比增長6.8%
中國市場規模突破5800億元,占全球份額48.3%
預計2025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6300億元,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二、產業鏈深度分析
1. 上游:關鍵材料與設備
玻璃基板:康寧、旭硝子等國際巨頭主導,國產化率不足30%
偏光片:杉杉股份、三利譜等國內企業市場份額提升至40%
驅動IC:2024年進口依賴度仍達65%,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2. 中游:模組制造競爭格局
表1:2024年中國液晶顯示模組市場份額分布
3. 下游:應用場景分析
消費電子(45%):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需求穩定
車載顯示(25%):新能源車大屏化趨勢明顯
工控醫療(15%):工業4.0推動專業顯示需求
其他(15%):商業顯示、智能家居等
三、技術創新與熱點趨勢
1. 技術發展方向
Mini LED背光:2024年滲透率達15%,預計2025年突破25%
高刷新率:電競顯示器需求帶動240Hz以上產品增長
窄邊框技術:全面屏手機推動邊框寬度降至1mm以下
2. 區域發展特點
珠三角:以深圳為核心,聚焦消費電子應用
長三角:合肥、蘇州等地形成完整產業鏈
成渝地區:新興產業基地,重點發展車載顯示
四、未來市場展望(2025-2030)
1. 發展機遇
車載顯示爆發:預計2025年車載顯示市場規模突破800億元
工控醫療升級:醫療影像設備對高分辨率顯示需求增長
新興市場拓展:印度、東南亞等地區產能轉移機會
2. 挑戰與風險
OLED替代壓力:智能手機高端市場持續被侵蝕
利潤率下滑: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價格戰
供應鏈安全:關鍵材料仍依賴進口
...
液晶顯示模組的迭代升級深刻推動了顯示技術普惠化與智能設備創新。作為信息傳遞的核心媒介,液晶顯示模組的發展不僅重塑了人機交互方式,更成為數字經濟與物聯生態構建不可或缺的底層支撐。
想了解更多液晶顯示模組行業干貨?點擊查看中研普華最新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液晶顯示模組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獲取專業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