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人駕駛發展的優勢與機遇
一、龐大的市場需求與應用場景優勢
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快速增長的汽車保有量,消費者對于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方式需求持續增加,無人駕駛技術有望為人們提供更舒適、智能的出行體驗,從而釋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無人駕駛技術有著強烈需求,無人駕駛貨車、配送機器人等可以提高物流運輸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滿足電商等行業對物流速度和準確性的高要求。
二、政策支持與產業政策的引導作用
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無人駕駛技術的政策法規,為行業發展提供明確的方向和規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等文件,對無人駕駛車輛的道路測試條件、安全要求等進行了詳細規定,推動了無人駕駛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實際道路測試。
數字經濟政策頒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迎發展新機遇2024年4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數據局綜合司印發《數字經濟2024年工作要點》,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推進《“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各地也不斷加強數字經濟的戰略引導,例如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將“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更好賦能首都高質量發展”作為“著力做好十一個方面工作”之一等。這些政策旨在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無人駕駛汽車作為全球數字經濟產業重要支柱之一,受益于整個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也積極推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無人駕駛汽車正成為新引擎。
政府通過產業基金、補貼等多種方式對無人駕駛相關企業和項目給予大力支持,吸引大量的資本和人才涌入該領域,用于扶持無人駕駛技術研發、產業化項目等,降低了企業的研發成本和風險。
政府還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促進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加速無人駕駛技術的創新和成果轉化。通過組織相關的學術研討會、技術對接會等活動,為各方提供溝通合作的平臺,推動了整個產業的協同發展。
三、科技研發實力與創新能力的提升
數據顯示,L2輔助駕駛技術正不斷成熟,滲透率也在逐漸提升。未來無人駕駛汽車等級的滲透率將不斷提高,傳統汽車面臨著變革與轉型,無人駕駛汽車的應用將更加廣泛,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服務需求也將同步增長。
以AI投入驅動智能駕駛發展、無人駕駛應用場景拓展將是發展趨勢。隨著智駕數據量的積累、視覺大模型及多模態大模型技術框架與效果的提升,加之企業對AGI技術的探索深化,智能駕駛在感知的準確性、感知物體豐富度、場景“理解”、復雜工況決策判斷的能力有望達到新的高度,以此增強整體智駕效果。同時得益于算法的提升,智能駕駛將有望逐步擺脫對特定硬件設施的高度依賴,轉而協助車企為更多用戶提供成本效益更高、不受地理區域限制的智駕出行體驗,加速智能駕駛汽車的滲透。
中國無人駕駛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技術瓶頸與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問題
技術方面的問題是無人駕駛汽車所遇到的一個主要問題。不論是何種程度的無人駕駛,感知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只有通過感知車輛行駛過程中其周圍的路況環境,才能在此基礎上做出相應的路徑規劃和駕駛行為決策。目前,感知所用的傳感器各有優缺點,很難找到一種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傳感器器件,激光雷達對雨霧的穿透能力受到限制,對黑顏色的汽車反射率有限;毫米波雷達對動物體的反射不敏感;超聲波雷達的感知距離與頻率受限;攝像頭本身靠可見光成像,在雨霧天、黑夜的情況下其靈敏度會有所下降。
除此之外,如何提高汽車的視覺能力也是當前無人駕駛汽車中所面臨的一個難點,無人駕駛汽車不僅需要識別周邊的其他車輛,還必須能夠在各種環境下能夠檢測周圍的車道、行人、交通標志等一系列相關因素,而當處于雨雪天等惡劣的環境中時,無人駕駛汽車可能無法精確識別周圍環境中的相關因素,難以進行判斷和決策。此外,復雜的路況問題也是無人駕駛汽車所需要考慮和解決的另一個難題,不同國家的路況,甚至一個國家的不同城市,不同地區的道路狀況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以更好的技術手段應對不同的道路狀況,并且解決相應的問題,是未來無人駕駛汽車所面臨的任務之一。
二、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的完善需求
關于無人駕駛,有許多倫理和法律困境尚未解決。當路況發生意外的時候,無人駕駛汽車做出的判斷,是否應該優先保護車主,還是要為了保護裝滿孩子的校車,而犧牲掉自己和車主;倫理困境和法律困境無限延長著無人機駕駛汽車大規模普及進程。對于無人駕駛相關新興法律問題,數據隱私保護、網絡安全責任、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地位等,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給行業發展帶來一定的法律風險和不確定性。
三、公眾認知與社會接受度的提高難度
無人駕駛汽車作為一項新技術新產品,在逐步形成新市場的過程中,政府、市場以及消費者的認知程度至關重要。消費者對于無人駕駛汽車的理解及接受程度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在國內,由于無人駕駛汽車起步較晚,大多數人對于無人駕駛的理解只是簡單了解而已,對于消費者而言,無人駕駛安全性的問題是其最為關注的問題,一些負面消息可能使其望而卻步。近年來,隨著特斯拉、Uber、福特等主要車企相繼出現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事故,導致駕駛人員傷亡事件,有關無人駕駛汽車安全問題引起越來越多的廣泛討論。所以,對于無人駕駛汽車的深刻認知仍然需要一段長時間的積累。
《2025-2030年中國無人駕駛行業深度全景分析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無人駕駛行業分析專家領銜撰寫,主要分析了無人駕駛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同時對無人駕駛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趨勢預測和專業的無人駕駛行業數據分析,幫助客戶評估無人駕駛行業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