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是指與地理環境要素有關的物質的數量、質量、性質、分布特征、聯系和規律的數字、文字、圖像和圖形的總稱。地理信息具有空間性、多維性和時序性等特點,其位置的識別與數據聯系在一起,具有多維結構的特點,并且時序特征明顯。
如今,發力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共識。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各國科技創新和產業競爭的主戰場。對中國而言,數字經濟因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被稱為中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引擎。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明確目標: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地理信息產業技術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已經融入電力、交通運輸、自然資源等基礎設施,并帶動了商業航天、低空經濟、自動駕駛、智能電網、共享經濟等融合型新業態的發展。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支持地理信息行業的發展,例如中國政府明確將GIS技術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之一。
地理信息產業技術融合步伐加快,創新產品不斷涌現。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孿生基礎平臺開發能力增強,實景三維軟硬件一體化方案更加成熟。北斗服務性能提升,國際化市場化加速推進,商業遙感衛星發展迅猛,新型基礎測繪建設加快,初步確立了以現代測繪基準、實景三維中國、實景三維時空大數據平臺為主要內容的新型基礎測繪業務格局。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分析:
就實景三維來看,根據《2023年中國自然資源公報》,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現勢性逐步提高,實景三維建設扎實推進。國家層面完成覆蓋陸地193.7萬平方千米的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持續更新并建成了新版數據庫,更新數據現勢性保持1年。省級層面完成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更新199.7萬平方千米、新測14.4萬平方千米。
近年來,我國在部署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過程當中,按照精細程度,劃分了地形級、城市級和部件級這三種類型。
《2023年中國自然資源公報》顯示,地形級實景三維建設累計完成覆蓋全國960萬平方千米10米格網數字高程模型、重點區域約600萬平方千米優于5米格網數字高程模型,完成約120萬平方千米基礎地理實體數據建設。城市級實景三維建設采集30.6萬平方千米厘米級航空遙感影像數據,完成120余個城市5.4萬平方千米城市三維模型快速構建、約4.5萬平方千米基礎地理實體數據建設。
未來,地理信息產業將繼續加強與其他行業的技術融合,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例如,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結合將進一步推動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
傳統企業如測繪院所、航天院所以及超圖軟件等在基礎設施層和平臺層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和市場份額;新興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如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也在應用層面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市場競爭激烈但整體呈現出良性競爭的局面,市場份額逐漸向技術實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企業集中。
綜上所述,地理信息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增長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地理信息產業將在數字經濟時代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地理信息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