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聚酯滌綸行業經過30多年的迅猛發展,技術、工藝已趨成熟,產業水平和規模已領先全球。回顧聚酯滌綸過去30多年的發展歷程,行業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沿海地區民營資本進入化纖行業,國民需求的快速增長推動了聚酯滌綸市場的發展壯大。但上游原材料PX和PTA基本掌握在日韓手中,產業鏈利潤大部分被上游拿走。2011年開始,國內PTA技術日漸成熟,疊加棉花價格大幅上漲同時帶動了滌綸需求的增長,民營企業開始加大資本開支投資PTA產能,國內PTA的自給率快速上升,但隨著供應的大幅增加,PTA環節的利潤被壓縮。2015年政策放開石油煉化市場,化纖產業鏈上的民企開始向上游延伸,一方面為了完善PX-PTA-PET整條產業鏈,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分享到煉化行業的政策紅利,國內進入煉化產能和PX產能建設高峰期。隨著2019年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陸續投產,行業進入產業鏈一體化階段。
現階段,產業鏈龍頭企業已完成一體化布局,重要原材料基本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產業鏈的發展從向上延伸轉變為向下延伸,各大龍頭企業在各自細分賽道上搶占市場。而聚酯滌綸環節已率先完成市場集中度的提升,絕大部分市場掌握在3-4家頭部企業手中。龍頭企業已經完善自身產業鏈供需結構,與中小滌綸企業的差距被進一步拉大。在強者恒強的鐵律之下,中小滌綸長絲企業想實現對龍頭企業的追趕已經非常困難。
根據中國化纖工業協會的數據,2023年化學纖維總產量為6872萬噸,其中滌綸長絲產量4509萬噸,同比增長5.73%。目前我國滌綸長絲已形成較為集中的行業格局,且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滌綸長絲CR6(桐昆股份、新鳳鳴、盛虹集團、恒逸石化、恒力石化、榮盛石化)目前已達到81.5%,相比2017年的41%,提升了41.5%。截止2023年,行業市占率前六企業分別為桐昆股份(30%)、新鳳鳴(17%)、恒逸石化(15%)、江蘇盛虹(8%)、恒力石化(9%)、榮盛石化(3%)。龍頭公司已逐漸形成了對價格的把控能力,同時也加強了滌綸長絲環節在產業鏈上的議價能力。
圖表:2014-2023年滌綸長絲與化學纖維產量(萬噸)
資料來源:中國化纖工業協會
新增產能增速放緩,產能逐漸向頭部企業集中。近幾年,滌綸長絲產業經歷了一段快速擴張的時期,特別是在2023年,產能的增長尤為迅猛。依據百川盈孚所提供的數據,2023年全國滌綸長絲產能新增了475萬噸,與上一年相比,增幅達到了12.37%。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幾家龍頭企業,龍頭企業通過不斷擴大規模和提高技術水平,增強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而2024年以后,新增產能投放速度放緩,預計2024年、2025年規劃投產的產能分別為90萬噸、125萬噸,相比2020-2023年的新增產能規模有大幅減少。在經歷了過去龍頭企業快速擴產,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后,CR3占比超過60%,產業鏈溢價能力已經實現質的提升。龍頭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已經與中小企業拉開較大差距,小企業已經難以與龍頭企業爭搶市場份額,行業競爭將進入寡頭競爭階段。由于龍頭企業之間在產品和成本上均比較接近,難以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從而促使龍頭企業的競爭策略發生變化,通過降低行業市場的爭奪,轉向一同維護行業利潤水平。因此,行業未來有望進入行業產能有序擴張的時期,新增產能規模逐漸下降,行業利潤向上修復。
在過去30年的市場化發展中,滌綸長絲的生產技術相對成熟,行業進入門檻不高,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滌綸長絲市場競爭非常充分。不同企業的產品質量差異不大,更多的是品類數量和規模上的競爭,企業之間的差異化優勢不明顯,因此行業鮮有超額利潤出現,對新進入的資本吸引力小,避免了行業競爭環境惡化。
滌綸長絲的主要原材料是PTA和MEG,在生產過程中原材料成本占比80%以上。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滌綸長絲的生產成本有直接影響,原材料市場的定價公開透明,各企業采購成本差異不大。同時滌綸長絲的生產技術已經相對成熟,行業內企業普遍采用相似的生產工藝和設備。這使得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效率和成本控制比較接近,減少了成本差異。2015年以來,滌綸長絲行業平均價差數據大約為1226元/噸,價差維持在900-1700元/噸的窄幅區間波動,占比達到70%。以企業加工成本900元/噸做測算,行業平均毛利率為4%,70%的時間毛利率保持在-1%-9%之間。
近些年滌綸長絲行業整合趨勢明顯,資本開支門檻的不斷提高成為小企業難以跨越的障礙,大量小企業逐漸被淘汰出市場。國內油氣改革開啟后,滌綸龍頭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產業鏈延伸布局,4家龍頭企業的資本開支總額從2016年48.76億元快速增長,在2021年達到巔峰的640.81億元,五年時間資本開支增長超過10倍。背后反映的是一方面民營資本分享石化產業鏈改革的制度紅利,另一方面是產業鏈競爭加劇,門檻快速提升的趨勢。在這樣的環境下,龍頭企業延展了產業鏈利潤來源,同時在各環節價格和利潤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具備了更穩定的利潤水平。而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劣勢導致成本相對較高、資本開支投入不足,難以適應市場變化和滿足環保要求,最終只能離場。2021年至2023年間,行業累計淘汰了超過400萬噸的落后產能,其中包含眾多小企業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