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運動行業發展分析
1、運動健身熱度上升
隨著通訊技術、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體育健身將更加廣泛地與可穿戴設備結合。這將輔助健身者便捷地獲得科學健身指導,令健身更安全、更高效。健身者不僅可以在健身場館獲得專業運動員提供的健身指導,還可以通過元宇宙技術,與各運動項目的世界冠軍“直接較量”,這令健身更有趣和更具創造力。
在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方面,智能健身器械、智能沖淋設備和健身步道智能服務系統已經投入使用,這將令健身者在15分鐘健身圈內,更加舒適和安全地享受體育健身。同時,體育健身作為一種康復手段,將在研究和應用方面得到較大發展。通過選擇適合自己身體條件的體育健身項目,全年齡段人群將在預防近視、緩解體態畸形、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方面,更加系統和廣泛地享受體育健身的益處。對于青少年來說,體育健身對于提高學習效率、增進人際交往能力和健全人格發展等方面的作用,也將受到更多重視。
國民在體育健身活動和項目方面的多樣化發展,也將促進國家健身場館的升級和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正如人們對冰雪運動項目的熱愛將帶動冰雪旅游業態的發展和成熟一樣,戶外運動裝備制造業也將向服務業延伸發展。體育健身將進一步促進體衛融合、體教融合、體旅融合的發展,將成為人們譜寫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的“點睛之筆”。
2、健身行業規模數據
養成健身習慣人數增多,國民積極健身趨勢呈現
調研發現,我國7歲及以上年齡人群中,每周至少參加1次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為67.5%,較2014年調研增長18.5%。以一周作為觀察周期,有意識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每周平均健身2.52天,每周平均健身累計時長為99-120分鐘。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指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牽頭組織編制的《中國人群身體活動指南(2021)》建議,成年人每周累計進行2.5-5小時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或75-150分鐘高強度有氧活動,或等量的中等強度和高強度有氧活動組合。每周至少進行兩天肌肉力量練習。因此,我國有意識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在體育健身系統性、持久性和健身質量方面還需要提高。
我國國民體育健身項目豐富多樣,不同健身人群各有所好。跑步、跳繩、騎車、球類、健步走、廣場舞、舞蹈和體操都是國民健身經常參與的項目。男性健身者比女性健身者更喜歡戶外健身方式。女性健身者比男性健身者更喜愛舞蹈和體操。此外,國民對力量訓練也比較重視,有意識主動參加體育健身人群中,25%的健身者經常性參加力量訓練。
體衛融合意識增強,健身為“健體”也為“強心”
國民對體育健身目的認知更加全面,91.0%的兒童青少年、87.2%的成年人和53.6%的老年人認為體育健身具有積極作用。參加調研訪問的有意識主動參加體育健身人群中,75.52%的受訪者回答,健身是為了提升身體功能。
青少年健身人群和女性健身人群更注重通過體育健身“增強運動能力”,老年健身人群更注重通過體育健身增強心肺功能。72.1%的受訪健身者認為,體育健身作用不僅體現在身體層面,還體現在促進心理健康、增加社交關系方面。在有意識主動參加體育健身的人群中,68.5%的成年健身者曾得到過科學健身指導,44.5%的老年健身者曾得到過科學健身指導。這兩個數字與2014年調查相比,分別提高13.5%和3.7%。通過平臺獲得體育健身輔導和協助的人群中,67.43%的健身者主動尋求科學健身指導內容。
健身場景多元化,愛戶外健身也能居家健身
“公共體育場館”“廣場空地或道路”“健身路徑”“社區體育場地”“公園內園路與鋪裝場地”,是成年人與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主要場所。國民使用政府興建的公共體育場館和公園內場地進行體育健身的比例,分別為26.9%和9.0%。與2014年調查相比,這兩個數字分別增長8.5%和3.6%。
有意識主動參加體育健身人群偏愛戶外健身。49%的健身者選用戶外運動方式。由于疫情防控政策影響,2020年以來,居家健身成為新的體育健身場景。在同等便利的體育健身環境條件下,74.3%的受訪者首選在戶外健身,46.2%的受訪者首選居家健身,30.8%的受訪者首選在室內健身場館健身。與60歲以下健身人群相比,60歲以上的健身人群更喜愛在戶外鍛煉。與男性健身人群相比,女性健身人群更喜愛居家健身或在室內場館健身。
健身習慣東西南北有差異,城市性格各不同
全國有意識主動參加體育健身人群每周平均體育健身累計時長是99.13分鐘。南方地區健身人群每周平均體育健身累計時長,比北方地區健身人群多10.69分鐘,達到109.82分鐘。東部地區健身人群的周平均體育健身累計時長和能量消耗值,超過中西部地區健身人群。
對于每周進行3天以上體育健身的人群(即積極健身人群)來說,南北東西也有差異。西部地區的“積極健身”人群每周平均累計健身時長高于中部和東部地區。北方地區的“積極健身”人數超過南方地區。全國各城市的體育健身習慣各有特點。北京健身者喜愛“健步走”和跑步,不僅參加走、跑運動的人數在全國范圍內最多,走、跑的距離也最遠。上海健身者不僅喜愛健步走、跑步和騎車,還喜愛太極拳、格斗和冥想。沈陽健身者的跑步距離位列全國前三甲。說到騎行,全國各城市中,石家莊市獨占鰲頭,石家莊健身者在健身騎行的時間和距離上都在全國各城市中排名第一
國民偏愛晚上健身,冬季健身累計天數最多
就全國范圍來看,有意識主動參加體育健身的人群普遍在晚間時段(17:00-22:00)進行體育健身,其他受到偏愛的健身時段是清晨(7:00-9:00)白天(9:00-17:00,午休除外)和午休時段(12:00-14:00)。北京的晨練高峰時段是清晨7點,上海的晨練高峰時段是早8點。廣州和成都的健身者更喜歡晚上體育健身,且這兩個地區的健身“晚高峰”比全國的健身“晚高峰”時間遲一個小時。從每周平均累計體育健身天數來看,全國范圍的健身人群,體育健身累計天數最多的季節依次是冬季、夏季、春季和秋季,不過,健身能量消耗值最高的季節是夏季。
3、健身器材市場規模
高科技與物聯網結合的健身器材軟硬件,通過5G技術連接起來,多場景連接線上線下,同時要照顧到各種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包括青少年、老齡人群、康復人群,通過個性化的設計和特殊功能的設計,提高它的附加價值,并推進國家倡導的體教融合、體養融合、體醫融合等。
未來,由消費者主導、大數據下的“新定制時代”的來臨,需滿足消費者健身內容的定制化、健身器材軟硬件的定制化以及使用功能的高效化、安全性,特別是融入個性化運動指導處方定制服務以及健身過程的網課指導、AI糾正、私人訓練,形成新的盈利模式。
圖表:2020-2022年中國健身器材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2023-2028年中國智慧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智慧體育行業分析專家領銜撰寫,主要分析了智慧體育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同時對智慧體育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趨勢預測和專業的智慧體育行業數據分析,幫助客戶評估智慧體育行業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