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老齡事業與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意見》站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全局,措施明確,針對性強,將有力推動我國老齡事業與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議:
在認識上,堅持理念先行,將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全面、客觀、辯證認識人口老齡化,樹立老年人不是發展的阻力、社會的包袱,而是發展的動力和財富意識,主動挖掘利用蘊含其中的新機遇,做大做強老齡產業。
為確保銀發經濟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銀發經濟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銀發經濟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從國外經驗來看,隨著經濟社會和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用于預防保健、精準醫療、數字健康等方面的消費支出和產業規模都在呈現大幅增長。就我國而言,多樣化、多層次的預防保健和健康管理需求也在不斷凸顯。中國保健協會調查顯示,我國每年保健品銷售額高達2000億元,其中老年消費者占半數以上。反映出人們特別是老年群體渴望健康、追求健康的強大社會需求。針對這一需求,關鍵在于加大研發、規范市場,以優質供給進一步迎合需求、創造需求,滿足老齡社會日益增長的健康養老、品質養老的消費升級。
健康促進和功能維護是多個方面的,健康老齡化相關產業也就具有牽連領域廣、運營涉及面多、聯動效應強、經濟拉動作用大的特點,將逐步催生醫療、科技、保險、住宅、生活產業、照顧服務、文化旅游、輔具制造等不同行業的跨業合作模式。健康老齡化相關產業發展不僅需要龍頭企業、品牌企業,也需要大量小微市場主體,通過鼓勵社會辦醫和醫養結合,發展具有特色的社區化的全科診所、牙醫診所、中醫診所、康復站、護理站、養老機構以及健身運動場館等,發揮其量多面廣、靈活方便的優勢,更好滿足所有年齡群體,特別是老年群體多樣性、差異化的健康養老需求。
與老齡產業、養老產業、適老產業等概念不同,“銀發經濟”的范疇更為寬泛,其帶來的產業機遇和消費潛力也更大。從消費角度來看,除傳統的養老地產、養老康復等發展機遇,銀發經濟在教育、文化、旅游、醫療等方面表現突出。例如老年大學的火爆,甚至讓更多年輕人“混”入銀發經濟的教育市場中尋找培訓機會;又如在文旅領域,文博院館、旅游景點、度假市場和節假日市場,銀發群體已成為家庭旅游中的重要角色,撐起了旅游人群的“半壁江山”。
伴隨著“60后”開始進入老齡社會,活躍在老年教育、高端醫療、旅行研學等領域的這一代“銀發經濟”消費者,是經歷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數字化轉型的一代。他們總體經濟情況樂觀、學習能力強、生活態度時尚、對數字化的智能設備具有一定的熟悉度,與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老年人有一定的區別,被稱為“新老人”。
銀發經濟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在政策選擇上,堅持老有所養與老有所為相結合,精準對接需求,分類施策。應正視我國人口預期壽命延長、低齡老年人健康狀況改善、受教育程度提高、再就業創業意愿上升的實際,積極搭建平臺,完善政策,為健康老年人老有所為、繼續發光發熱創造條件。
在工作推進上,堅持系統觀念,注重協同。統籌考慮老年群體與社會成員、老年期與全生命周期、老齡政策與公共政策的關系,保證政策統一、行動一致。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促進事業與產業、城市與農村、康養與旅居、服務與管理協同發展,為當下與未來銀發經濟量的快速增長與質的穩步提升提供廣闊空間。
主動擁抱技術創新,讓老有所養觸手可及。通過國家或地方技術認證、給予相關行業稅收減免優惠、出臺財政資金補貼政策等方式,引導智慧養老產業主動迎接人工智能發展浪潮。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企業拓展家庭等民生領域應用,高效匹配和滿足不同老年群體的生命健康、陪伴護理等高品質生活需求。
解鎖技術應用場景,讓產品真正為老所用。以市場化應用為導向,安排必要的財政資金支持,加快全國范圍內的公共場所智慧養老體驗中心建設,輻射帶動智慧養老社區示范建設。結合城市更新、適老化改造等工作,融入更多智慧化養老產品元素,提高社會認知度和推廣力度。
探索養老服務模式,讓養老服務走到群眾身邊。建議各地方加強與平臺經濟龍頭企業的合作,整合已有分散的養老服務平臺或新建統一的養老服務平臺,提供簡潔、干凈、高效的服務信息,暢通供需兩端的有效銜接。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中國銀發經濟行業市場運行形勢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