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算中心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為IDC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算力租賃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算力租賃,即計算能力的租用服務,是一種創新的云計算服務模式。在此模式下,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將計算能力、存儲資源和網絡設施整合并打包,以API接口等服務形式靈活提供給客戶。這種服務模式顯著降低了企業在IT基礎設施方面的前期投資和持續運營成本。
算力租賃產業鏈
算力租賃產業鏈上游是算力供應商、中游是云廠商、下游是AI應用組織和企業。
其中英偉達是全球高性能算力顯卡的最大供應商,幾乎壟斷了整個AI服務器芯片市場。
中游云廠商包括阿里、騰訊、移動、聯通、電信等。云廠商需要向下游用戶提供算力租賃業務相關資源,不僅僅包括機柜、帶寬、電力,還有更重要的是要根據用戶需求,租賃合適的算力(硬件配置+軟件環境)。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算力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算力租賃行業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受益于大模型技術的推廣和國家政策的支持。芯片短缺和價格上漲進一步加劇了算力的稀缺性,促使企業越發傾向于通過租賃方式獲取所需算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長,算力租賃行業預計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眾多企業看到了算力租賃市場的潛力,紛紛搶占賽道。鴻博股份就是其中的先行者,這家彩票公司通過轉型和投資積極涉足算力領域。去年6月,鴻博股份投資1000萬元設立了英博數科,并與中關村服務聯盟以及英偉達等公司合作成立了北京AI創新賦能中心。最新公告顯示,英博數科將與北京京能合作,共同籌建智算中心,該中心的總體規模預計將不低于2000PFLOPS算力,交易總金額約為10億元;利通電子也和世紀華通展開合作建立世紀利通,在上海、深圳等地建立大數據中心以開展算力租賃業務,預期面向騰訊、華為等大客戶。此外,一些A股上市公司,如蓮花健康、中科曙光、拓維信息等,也在布局算力租賃相關領域的業務。
當前AI 算力租賃市場賽道的玩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傳統云服務提供商,比如三大運營商、阿里、騰訊等;具備 IDC 建設運營能力的央國企,比如云賽智聯、廣電運通、卓朗科技等;具備IDC建設運營相關能力的民企,比如中貝通信等;跨界廠商,比如恒潤股份、蓮花健康等。總體來看,雖然參與者眾多,但格局還比較分散。
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相關企業注冊量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340.54萬家算力基礎設施相關企業,其包含了主要面向科學與工程計算的傳統超算中心、主要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新型智算中心,以及以數據密集型應用為主的云計算中心相關企業。當前人工智能在全球持續爆發,產業鏈各環節迎來量價齊升,我國為了滿足各行業數智化的數據信息需求,促進東西部資源優勢互補、數據流通、價值傳遞,于2022年正式啟動“東數西算”,產業發展基建先行。
布局算力租賃服務相關的企業
布局算力租賃服務相關的企業包括鴻博股份、中貝通信、蓮花健康、潤建股份、軟通動力、青云科技、匯納科技等。
目前,科研院所、政府部門以及中小型互聯網企業是國內算力租賃市場的主要客戶群體。隨著國內算力需求的不斷增長,算力租賃市場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算力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由于算力租賃業務在前期需要大額投入用于購買芯片和服務器,因此頭部公司憑借充足的現金流在這一領域占據了有利地位。隨著算力租賃價格的上漲,這些公司的利潤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大。
得益于云計算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算力租賃已成為一種將強大計算能力以靈活、按需的方式提供給用戶的理想選擇。它允許用戶隨時隨地通過云端接入所需算力,不僅大大增強了算力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還實現了真正的按需付費,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隨著算力資源配置成本的持續增加,算力租賃業務已然邁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通過將計算能力、存儲和網絡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封裝,以服務的形式(例如通過API接口)提供給客戶,從而顯著降低了企業在前期的投資與后續的運營成本。
根據工信部數據,2022 年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 1.8 萬億元,算力總規模 位居世界第二,2018 年以來,我國數據中心機架數量年復合增長率超過 30%,截至 2022 年底,在用 標準機架超過 650 萬架,算力總規模達 180EFLOPS,僅次于美國,存力總規模超過 1000EB(1 萬億 GB)。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中國算力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算力租賃市場空間廣闊。
2023年在AI大模型發展持續加速背景下,對高端智算資源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算力租賃行業進入蓬勃發展期。山西證券指出,展望2024,高端算力供給仍然稀缺,第三方算力租賃公司上架率有望保持高位。
更多關于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投資前景規劃,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算力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