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是建筑裝飾材料的高檔產品,天然石材大體分為花崗巖、板巖、砂巖、石灰巖、火山巖等,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造石的產品也不斷日新月異,質量和美觀已經不遜色天然石材。隨著建筑設計的發展,石材早已經成為建筑、裝飾、道路、橋梁建設的重要原料之一。
現在家居裝飾越來越崇尚自然。因此,天然石材大量進入建筑裝飾行業,不僅用于豪華公共建筑,也用于家居裝飾,消費量不斷增加,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天然石材由于開采難度大、不環保、對人體輻射大、色差大等缺陷,與當前提倡的“環保”、“低碳”相沖突,在實際應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人造石材的出現正好彌補了天然石材的缺陷,滿足了市場的需求。
石材(Stone)作為一種高檔建筑裝飾材料廣泛應用于室內外裝飾設計、幕墻裝飾和公共設施建設。
城鎮化率的提升會從人均建筑面積增加和生活條件改善兩個方面帶動石材等建筑裝飾材料的需求。一方面,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預測,我國每年城市化率將提高近1個百分點,將有1,300萬左右的農業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直接拉動建筑業需求6億平方米以上。
另一方面,相比農村居民而言,城鎮居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更高,追求健康、舒適、便捷的居住體驗,在家庭住宅裝修上投入也更多,因而城鎮化率的提升勢必會對石材行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市場上常見的石材主要分為天然石和人造石。天然石材按物理化學特性品質又分為板巖和花崗巖兩種。人造石按工序分為水磨石和合成石。水磨石是以水泥、混凝土等原料鍛壓而成;合成石是以天然石的碎石為原料,加上粘合劑等經加壓、拋光而成。后兩者為人工制成,所以強度沒有天然石材價值高。
從區域分布角度來看,我國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生產地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華南地區,我國天然花崗巖建筑板材生產地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和華北地區。
人造石行業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上海、江蘇等地,我國人造石材的企業眾多,規模大小不一,人造石材的原料來源地域性不強,低端產品的生產技術較低,這些特點決定了人造石材的供應渠道相對廣泛。我國人造石材高端產品供應源地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要求較高的大城市。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石材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目前石材產品在裝飾領域所占份額較小,市場潛力較大。石材行業要在進一步提高開采加工技術水平,繼續做好節能減排工作的同時,努力加強石材行業和石材制品的節能環保宣傳,特別是加強與建筑設計、施工、用戶的溝通與交流,引導消費促進使用,大力探索石材產品的市場領域。
“十三五”期間,石材所依存的產業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2015年12月開始的中央環保督察,至2017年年底完成首輪31個省(區、市)全覆蓋。一些礦山、加工廠停產整頓,這意味著傳統的發展模式已不可持續。由此,石材產量和經濟效益進入調整期。2015年, 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收入4468億元,利潤362億元。2020年主營收入3081億元,利潤262億元,年均分別下降7%和6.26%。
如今,石材加工已經進入了高科技時代。加工基地一般選用原石加工,經過工藝師精心設計后,由多功能高精度的智能設備進行切割,同時手工經過多次剖光、打磨,使產品達到標準亮度。并根據要制作的設計圖稿將其完成,展現在人們面前就是色彩絢麗、光彩透亮、色澤均勻的藝術作品。
隨著智能制造、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石材加工行業正在逐步實現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化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實現更高效和便捷的生產過程,并且能夠通過數據分析和預測,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十四五”期間石材產業將以產業基礎雙軌化、產業結構合理化、推動石材業高端化、產業發展綠色低碳化為指導思路。以堅持資源生態、環保、高效開發;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堅持技術創新、數字化賦能;堅持產業集聚和產業鏈現代化;堅持國際化發展為原則。
報告在總結中國石材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石材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石材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石材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石材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