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086-5388

当前位置:首页 > 三产融合产业 > 国家政策背景

4、2016年3月16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培育一批产业融合先导区”

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二节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

积极引导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支持优势产区加强棉花、油料、糖料、大豆、林果等生产基地建设。

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发展农区畜牧业。

分区域推进现代草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

提高畜禽、水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

促进奶业优质安全发展。

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

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

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

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分享增值收益。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

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五节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

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高效施用。

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农产品主产区深耕深松整地,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

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在重点灌区全面开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

推广旱作农业。

在南疆叶尔羌河、和田河等流域,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吉林白城等严重缺水区域,实施专项节水行动计划。

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中研普华可行性研究报告
点击咨询

点击咨询